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精华8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 篇1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响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一主题,学校党支部组织广大师生观看了《百团大战》这部电影。影片有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众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重大历史贡献。
该电影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的抗战历史场景,枣宜会战中,中将张自忠以身殉国。中国陕北延安,整日笼罩在日军轰炸机频繁轰炸下,为了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的'“囚笼政策”,共产党和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身而出,要打破亡国和投降的论调,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注入希望,要向侵犯中国的日军打下当头一棒。在战略上进行全面反攻,彭德怀将军根据党中央指示决定在这个时候,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指挥105个团投入到了此次战斗中。
坡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战争打的极为惨烈。彭德怀将军亲自到阵地指挥,经过将士们的浴血奋战,终于拿下了关家垴。
“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百团大战是抗战三年来的一件大事,以其参战的兵力之多、时间之长、战果之辉煌而威震中外。它粉碎了敌人围困八路军敌后军民的“囚笼政策”,打击了国民党内的投降气焰,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日的必胜信念,锻炼了人民军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人民心中的威望,对坚持抗战、遏制妥协投降的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今天,我们要通过观看影片,铭记烈士的鲜血,缅怀历史,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增强爱国之情和民族凝聚力,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 篇2
星期六,我看了抗战大片《百团大战》。影片主要讲述了我们中国军队和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两个感受:
第一,日本人真残忍啊!他们的政策是:杀光、抢光、烧光,在他们的铁蹄下,一村子的人都被他们杀光了,就连正在生孩子的产妇都不放过。日本人的手段实在让人厌恨,我都想冲进去打他一顿。这种深仇大恨,我们永世不忘。
第二,中国军队可真勇敢,虽然战争是残酷的,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但还是勇敢地向前冲。这部电影里旗手的一句话,让我永远记在心中: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这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不怕死的精神。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虽说我军也牺牲了不少战士,但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中国人必胜!最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场胜仗让日本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惹的,是不会屈服的,你们想打,我们就奉陪到底!
中国军人真勇敢,向我们的英雄致敬!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么有意义的年份,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莒南电影院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百团大战》。
看着《百团大战》影片中催人泪下的画面,感人肺腑的瞬间,每个人的眼晴都湿润了。我们祖国能这样日益强大与这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是分不开的。我们要记住这些为国捐献的烈士,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明白现在我们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革命接班人,我们应当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抓住美好的时光,用激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来浇灌成功之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初开的花朵,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努力吧!好好学习吧!把祖国的未来建设得更美好!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 篇3
今天,幸运看到电影《百团大战》。
从这一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日本人的残忍和狠心。他们根本没有同情心,手根本不会发软。他们欺压中国百姓、伤及无辜。我们的八路军勇敢地跟他们生死搏斗。他们只想着把日本人早日赶出中国,根本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在战场上退缩。八路军能在战场上不要命地和日本人打战,靠的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靠的是身上那一腔沸腾的热血!他们的勇敢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永不退缩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在百团大战中,我们中国有多少勇敢的八路军战士牺牲了,有多少老百姓的家没有了,又有多少无辜的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生命!祖国在哭泣,人民在哭泣!幸好我们有成千上万的八路军奋起了反击,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没有他们,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应该为我们中国有那么多勇敢的战士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今天的白鸽象征着已经和平,今天鲜艳的五星红旗告诉离去的烈士,告诉他们:你们的热血和牺牲换来了中国天下老百姓的太平!我们更深深懂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也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力!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 篇4
我看过很多电影和电视节目,但我印象最深刻的电影是《百国战争》。几天前,我们学校组织观看了电影《百国战争》。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正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抗日救国运动方兴未艾。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开始了八年的全面斗争。百政权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和日军在华北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公里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拔掉了靠近根据地的敌人碉堡和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和公路,瘫痪了日本的通讯线路。这是著名的百政权战争。
自1939年冬季以来,以铁路和公路为支柱的日军频繁突袭抗日根据地,试图切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要地的联系,实行“以铁路为支柱、公路为链条、碉堡为锁”的所谓“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一次以郑泰铁路和同浦路北段为重点的交通罢工,对华北的日军予以强烈打击。郑泰铁路在华北交通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横穿太行山,是平汉至同浦铁路的连接线。它也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最初是在郑泰铁路上发起的,所以它开始被称为郑泰路战役。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怀德和副总参谋长左权发布了“行动预备令”,规定至少部署22个团大规模粉碎郑泰铁路。与此同时,需要部署适当的部队,对同浦、平汉、津浦、北宁、德士等铁路以及华北的一些主要公路线进行广泛的攻击,以配合对郑泰铁路的攻击。要求各部在切断通信线路的同时,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大约有15万日本和伪军驻扎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还有150架飞机。1940年下半年,彭怀德指挥八路军第129师和金川军区,共105个团,20万人,对华北的日军和伪军发动进攻。但是,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指挥官和抗日根据地人民痛恨日军的“笼政策”,并有很大的参战动机,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包括晋察冀军区39个团、129师46个团、120师20个团,共计20多万人105个团,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了战争。当彭怀德和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了作战报告,得知实际参战部队人数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一百团的战争。”彭怀德说:“不管有多少团,就把这场战斗叫做百团大战!”结果,郑泰战役发展成一百团的战争。这场战役有1800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夺取了2900多个据点,消灭了45000多名日军和伪军,给日军和伪军以沉重的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作战,增强了他们的必胜信心。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国军民浴血奋战,终于在近代第一次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看完电影后,我忍不住哭了起来。我不禁被一些细节打动了。我也被人民保卫祖国的决心所感动。我被国难升华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我们不会也不能忘记这些为保卫祖国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流血的英雄祖先,因为忘记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我们的祖国谱写历史的新篇章。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 篇5
今年是抗战胜利76周年,老师组织我们全体学生一起观看了这部热血抗战影片——《百团大战》,看完之后澎湃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影片用那些动人心魄的镜头记录下了那段血的历史。
百团大战就像一剂改变历史脉搏的强心针,它的意义是重大的,它的影响是深远的,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意义和影响,它的战争也必然是残酷的。为了完成一些重要的战斗指令,上去一批,倒下一批,再上去一批,又倒下一批,然而英勇的战士从未退缩,许多战友光荣牺牲,以身殉国。但是,正是靠着一批批大无畏的八路军指战员和一场场壮烈的战役,扭转了战局,改变了历史演变的结果。
当音乐诗人李健演唱的影片主题曲《等待黎明》的旋律响起,悲怆的战地情歌让人潸然泪下,而观影过程中压抑许久的情感也终于被点燃,被渲泻,被爆发。“烟火绽放,照亮着沧桑的夜空,越过高山,等待美丽彩虹。”诗写得太美了,不过这是艺术化处理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以为的样子,我因此忍不住想要改编歌词,因为战争的历史其实应该是这样子的:“炮火四起,响彻这中国的土地。血战到底,等待最终胜利。”无论是什么样子,这首曲子对于被孤立分割的抗日军民来说,犹如一段期待抗战胜利的希望之声,更是激励英勇斗争的信仰之歌。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 篇6
今天,我校初一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百团大战的电影,感触颇深。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囚笼政策”,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于影响全国的整个抗日局势,克服国民党投降的危险,1940年8月20日至12月下旬,八路军总部先后使用105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向华北敌占据点和交通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扫荡”作战,故名“百团大战”。整个战役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正大铁路为重点,开展交通总破击战(8月20日至9月10日)。
第二阶段: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9月22日至10月上旬)。
第三阶段:反击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作战(10月6日至12月下旬)。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参战兵团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进行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拔除据点2990余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破坏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火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枝(挺)。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遭到严重破坏,给了侵华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同时,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妥协投降、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全国人民中的声望,为中国抗日战争史写下了难忘的篇章。通过观看这部影片,全体师生感爱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 篇7
电影《百团大战》是八一厂出品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片,主要讲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为突破日军在华北的囚笼政策,发动的百团大战。影片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国破家亡,战火连天的岁月,让我们愤恨于日军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让我们钦佩于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视死如归,让我们感叹于和平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
影片主要通过百团大战的几个关键战斗展开叙述:第一是破袭战,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严重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正太铁路,迟滞了侵华日军南下东南亚的进程,有力支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斗;第二是娘子关战斗,八路军120师右路纵队攻入晋冀交界的要隘娘子关并歼灭日军一部,劣势装备的八路军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第三是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5000多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在汉奸走狗的配合下,兵分多路强攻黄崖洞,我军以不足一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最终在主力部队的配合下,保住了这座八路军创建的抗日战争期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第四是关家垴战斗,为歼灭偷袭兵工厂的冈崎支队,在彭德怀的亲自指挥下,八路军包围了关家垴,但因为敌军阵地易守难攻,我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仍未攻克,最后听从足智多谋的刘伯承的建议,采用土工作业直通峰顶才将日军歼灭。
百团大战取得了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的辉煌战果,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影片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同时也成功塑造了指挥员彭德怀、左权的大义凛然,足智多谋的光辉形象。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同时八路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尤其是名将左权在之后日军的报复行动中壮烈殉国,实在可惜!抗日先烈不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民族精神光耀史册,永垂不朽!
百团大战电影观后感 篇8
今天的语文课,和往常有所不同,老师带我们和六班的一起去看电影《百团大战》。
那时候的日本人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肆意烧杀抢掠,不放过任何一个中国人,即使是老年人,也丝毫不犹豫,甚至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要被活活的烧死,你们说有多残忍?那失去了人性的日本人,不断占领我们的国土,他们想灭种,占领中国。
八路军司令员彭德怀带领一百多个团一起反抗他们,个个都是“英雄”,不畏牺牲,为了中国勇往直前,要知道他们脱下军装,放下枪杆,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们也有家有亲人,但为了中国视死如归,和“恶魔”奋战到底,如果中国不太平,哪来的安祥生活?
是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也不可能有现在美好的生活,是他们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道路。敢于牺牲自己,换来未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他们不认识我们,但我们也要永远记得他们。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不会受其他国家的欺负。英雄先烈们,我向你致敬!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