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网 >地图 >小学生观后感 >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时间:2024-03-09 作者:观后感范文网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3篇。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每次看完,我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在当下赶紧写一篇观后感,记录自己的感受是记录当下最好的方法,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重点描写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和镜头。现在你是否对写作品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3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1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以往,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日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我的繁杂心灵……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8颁奖典礼》最终在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我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一样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可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我、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我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当好好想一想今后怎样活着。

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此刻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2

“爱国”,是一个从古说到今不变的话题。一说起它,让我们想到的是许很多多的爱国英雄。古有怀抱一腔爱国热忱自投汨罗的屈原,近有为救国而甘洒热血的谭嗣同,今有为祖国强大而静默奉献的很多风流人物。

“河山只在我梦索,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听到香港歌手张明敏的歌声,多少人流泪了。这仅仅是一般的泪花吗?不!它是一种化身,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气的化身,它有一个崇高而宏大的名字,叫“爱国”!

它,是一种感情。我们是炎黄子孙,生在长城下,长在黄河边,听着长江的涛声成长。这片黄土地,曾孕育出对人类影响宏大的“四大独创”;更有“长征”运载火箭喷吐烈焰,直刺蓝天;还有“神舟5号”放射胜利……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冲刷不去的是炎黄子孙建树的功勋。我们用血肉筑起长城,用生命谱写壮歌。这种感情,使多少海外游子经常心怀一腔乡愁,盼望落叶归根;这种感情,使多少身在祖国的人们,深感热土难离!因此,无论天际海角,我们对祖国的感情,始终是那个执着、坚决。

它,还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在我们心中重千斤,心底深处总是澎湃着中华的声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爱国是我们的传统,更应当是炎黄子孙的美德。谁不爱国就会愧对列祖列宗,失去作为炎黄子孙的资格。

它,更是一种责任。当今的社会,须要的是祖国事业的一代实干家,而不是仅会说空话的旁观者。因此,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应体现在爱国之情,爱国信念上,更重要的则应体现在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上,体现在报效祖国的详细行动中。

爱国,是一种深切的感情,是一种坚决的信念,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只有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自强不息,才能具有宏大的凝合力与生命力!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3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不能改变的道理。有公德心,并且帮助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所记住,并给予回报;但没有公德心,有伤害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唾弃,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所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就是在为这些曾经奉献过的人送上一束鲜花,端上一杯清茶。虽然已经举办了十多年了,但这才是我看得第一次,对我有很大的感触。

在这个简单却又美丽的舞台上,走上的人的事迹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国家人民奉献;有的是对贫穷的人帮助;有的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所奉献······

先说为人民奉献的英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王伟”的军人。在舟曲特大泥石流中,他不顾家人的安危,战斗在第一线,负责转运犯人和救援。当得到空闲时,见到自己的妻子打来的未接电话,打回去时却只有冷漠的嘟嘟声,得知自己的妻子遇难和才落下伤心的泪水。这种为国家奉献,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随时听从上级的指示,勇于奋战在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的。

现在的社会都主张“扶贫济困”,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所以这个项目只有经济水平较好的人们,或国家来实现。你曾想过,一个生活简陋,是一个采石场的普普通通的工人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捐钱为婴儿治疗白血病,他挤出生活上的支出,让一个月薪只有300多元家庭的孩子上学。你可以问他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帮助别人,可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叫--郭明义。看完他的事迹后,我一直在想:如果社会上再多一些这样的好心人会怎样?如果社会上再少一些对贫穷的歧视会怎样?

我只是举了两个简简单单的例子,像这样的有社会公德心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他们,不好的风气就会蔓延,希望我们也做这样的人--无私奉献。

扩展阅读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精选


 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观后感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出的感想,你思考过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下面由观后感范文网编辑给大家来分享“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以下的信息仅供参考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1)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中国》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中国》就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中国》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中国”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中国》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2)

3月3日晚,“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中国》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3)

卢仁峰,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1979年参加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焊工。

他40年如一日地追求着焊接技能的极致化,笃定前行写壮志、信守承诺献国防,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接技师。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十大“最美职工”、中国“质量奖”,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提名奖,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自强模范”和“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一机集团考察调研接见了卢仁峰;2012年,国家首批以个人姓名命名的“卢仁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2015年其先进事迹登上《大国工匠》节目。

1986年,卢仁峰在某军品生产攻坚中意外发生工伤,左手4级伤残。就在他要选择放弃时,想到了当初立下献身国防的誓言,决定不忘初心、信守诺言。

重返岗位后,他给自己定下每天练100根焊条的底线。为了克服左手残疾而带来的技术“短板”,他自制了一只“铁环”套在手腕儿上固定支撑,吃饭时他把筷子当焊条、把桌子当练习试板,反复训练恢复技术能力。

1994年,在团中央举办的首届技能大赛中,卢仁峰在与正常人竞争的条件下,凭借过硬的技艺获得了焊工比赛第二名。凭着最纯粹的信仰和一股子倔劲儿,他先后掌握了熔化极氩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操作技能,研究出《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HT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更是获得国家专利。

作为阅兵装备的某型号轮式车辆首次批量生产,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难以控制,影响整车的装配质量和进度。卢仁峰始终没有忘记“让自己制造的坦克驶过天安门的梦想”。他主动请缨,经过132次失败和第133次的从头再来,创造性地提出“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该产品合格率由60%提高到96%,对推动我军轮式装备性能和国防工业水平的跃升发挥了重要的牵引推动作用。

2020年,卢仁峰对某海军装备铝合金雷达结构件焊接变形问题进行攻关,通过优化焊接顺序、改进焊接方法、制作防变形工装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该装备变形问题,为开拓海军装备市场奠定了工艺技术基础。40年来,卢仁峰践行工匠精神,牵头完成152项技术难题攻关,提出改进工艺建议200余项,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参与制造的坦克装备先后5次参加共和国阅兵。

卢仁峰主动找到集团,签下了“高师带高徒”的协议,一定要为单位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

他把更多的心血花在了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总结提炼出《理论提高6000字读本》和三顶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带水带压焊法、铝合金结构件复合校正法等20余项焊接操作技法,举办技术论坛150余场,培养出24名高级技师、14名技师,50余名徒弟先后37次在全国焊工比赛中获得佳绩。家风传承、献身国防,他的兄弟、爱人和女儿有9名家人干起了电焊工作,其中1人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兵器工业集团级技术能手”,2人成为高级技师,4人成为技师,他的家庭成了名符其实的“焊工之家”。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4)

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历程600余公里,成功转移和救出被困群众2665人。一个个数字如陈陆迎战洪水时激起的朵朵浪花,折射出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形象风采。

面对浊浪滚滚的洪水,是进是退;本已疲惫不堪的身躯,是战是休;回望群众的殷殷期盼,是留是走……陈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陈陆快速反应,连续作战,36岁的年轻生命被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途中。

陈陆短暂而闪耀的人生,为我们标定了前行的坐标,点亮了奋进的灯塔,树起了光辉的榜样。向英雄学习、向先进看齐,就是学习陈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投入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崇高事业中。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对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高度关注,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庐江防汛救灾中,陈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哪怕已经连续奋战了96小时,哪怕被洪水浸泡得全身浮肿,他依然初心如磐,自觉扛起如山重任,向着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逆水而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履行使命、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将火红的党旗和鲜艳的队旗牢牢插在抗洪阵地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赴汤蹈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陈陆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曾奋战两昼夜抗击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也曾千里驰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在此次防汛救灾中,他多次请缨打头阵、当先锋,执行生前最后一次任务中,主动要求上首艇,为后面的救援队伍开路。作为教导员,他有着清晰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有他参与的任务都是急难险重,但他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他的感染下,指战员个个勇敢、人人争先,始终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在他牺牲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广大消防指战员在防汛一线再立新功。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真挚情怀。面对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陈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不顾个人安危和身体疲劳,义无反顾带领指战员营救转移灾区群众。作为基层大队主官,他带领大队不断提高消防执法水平,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筹建乡镇消防救援站,为沿街商业门面、弱势群体居住场所等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拓展销路……他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时时刻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合肥支队纪保科工作仅一年,陈陆便主动提出到基层去,并服从组织安排,到了防火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庐江县。到任之后,陈陆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基层指战员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以自身的过硬作风感染带动部属,带出了过硬的班子和队伍。改制后,陈陆本可转业,但他说自己喜欢基层,热爱消防事业,而且群众家门口的消防站还未建设完成,便毅然选择留下,继续在火热的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陈陆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自己的手术一推再推,家人的团聚一盼再盼,陈陆却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与基层指战员肩并肩、同作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陈陆的一生已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我们扎扎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作奉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次救援、每一次值守中体现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应急人”的奉献之歌,将个体生命融入应急管理改革发展大局,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5)

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最终还是来了。对苏炳添来说,创历史地进入到百米飞人大赛的决赛了,更加重要的是,半决赛他的成绩是第一位的,所以也是出现在黄金跑道第六道,也就是说,苏炳添出现在百米决赛的C位上。这样的现实,证明了苏炳添的速度与实力。这样的苏炳添,最终也是获得第六名的成绩。不得不说,很是炸裂了。

对苏炳添来说,这一天内2次跑进10秒大关,这绝对是一个奇迹了。半决赛的舞台,他跑出个人和亚洲最好的成绩,9秒83,比此前的个人记录、中国记录和亚洲记录,都是要好很多的。这样的苏炳添,也是厉害炸了。作为体育迷,对于这样的苏炳添,也是纷纷感叹:苏神。

虽然,最终的苏炳添并没有获得奖牌,但第六名的成绩在中国田径的历史上,足以载入史册了。也因为这样,很多人怀念刘翔,直言他是中国田径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没有之一。这样的说法,还是很客观的。对体育迷们来说,这时候才知道刘翔的厉害,才知道刘翔的不容易。刘翔的存在,几乎是黄种人的传奇故事了。

对于这样苏炳添,人民日报也是直接点赞:“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历史的英雄!”

这样的点赞,还是很直白的。对人民日报来说,他们的点赞,是至高无上的一种肯定。这样的肯定,或许没有太多物质上的东西,但绝对是最大的认可。对很多人来说,都希望得到这样的认可,但对多数人来说,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也没有足够的机会。而对苏炳添来说,则得到了这样的官方认可,这价值与意义非常不一样。

同样的,赛后的苏炳添也是很满意的,不忘自我点赞一番,“对我来说,通过这么多年来的努力,自己终于可以站在百米(决赛)的跑道上面,我觉得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完成了历代的前辈对我们的祝福。”这样的点赞,没有任何的问题,对运动员们来说,自信一点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除此之外,苏炳添也是放出了狠话,“今天是一辈子最好的回忆。今天的成绩应该说没有让大家失望,希望在几天后的接力比赛中继续带来中国速度。”这样的苏炳添,这样的说话,则有些霸气了。那就是,对苏炳添来说,他还是有些不甘的,他还是希望能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展现更好的自己。而接下来的接力赛,或许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6)

总有那么多的感动与我们的期待不经意间相遇。

在物欲横流的世代,能让心灵得到净化的,除了自身精神的向上向善,就是周围那些的故事让我们撼动天地,灵魂得到洗涤。

一个张默,再一次让人看不起第二代明星。一个不熟悉这个世界的****,生活在对纸上瘾的抱怨中,最后迷失了自己,因为他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奋斗是生活赐予我们最大的礼物,要学会懂得珍惜;现实是上帝之手指引我们到达理想彼岸的舵手,要学会主宰自己。

生来就是为了学点什么,做点什么,成就点什么,也许后悔点什么,回首每个人的生活,它充满荆棘。激发这些勇气和勇气需要智慧。曾经的艰难困苦会造就成长这取之不尽的财富:练达仁世

你在凡人的是界里寻找什么?今天我要告诉你们,这是灵魂的慰藉。

派对总是有一个美丽的谢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最美的时刻,而是最动人的时刻。它用心灵温暖心灵,用双手传递无限的爱。

曾几何时,我们变得麻木不仁,总是带着挑剔的有色镜来认识这个世界,但总有人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舍妻别子,远赴他乡,有人不顾年事已高,把生命置身度外,面对艰苦的环

境和危险的境地,怀着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心中的理想:导弹飞向太空去把嫦娥召唤,山川穿上绿树,孩子有了温暖的家,孝心撑起了单薄的爱,贫穷的学生响起的琅琅笑声,跨越的友谊和力量唤醒了孤独的深沉,疑难病人重新点燃了生活新希望,安全事故化险为夷,最美妈妈拖起了生命的向往,更有那自强不息者的强音成为人间绝唱……

活生肉体,被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有那么多瞬间是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一种本能使然;天天匆匆皆为利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倡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传统道德之花满神州,是心灵,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桥梁,用心灵,温暖了你与我之间的距离。

感恩不息,感动常在,心灵不止,大爱无疆。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7)

由中华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全国共10位劳动者获此殊荣。其中,湘钢焊接顾问艾爱国位列榜首,成为湖南省首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艾爱国是湖南省焊接行业领军人物,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由他牵头成立的湘钢焊接实验室通过了计量资质CMA认证,被评为“焊接工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参与了国内多项“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建设,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各种焊接技术难关数百项。

“快过年了,艾劳模又‘隐身’了。”1月21日,在华菱湘钢,听闻记者要找公司焊接顾问、“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他的徒弟欧勇打趣道。只要过年过节,艾爱国总有办法让人找不到他。徒弟打电话,他说在厂里忙;徒弟赶到厂里,他改口说在公园散步……就是不愿意麻烦徒弟,不想收礼。“那在哪里能找到艾劳模?”记者急了。欧勇笑着说:“只要你有技术难题,师傅自然就出现了。”

在接受记者时,艾爱国说道“我虽然72岁了,但焊接一天不学就落后,以前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艾爱国说着,眼睛却不离开电脑,“但是我喜欢挑战难题,解决了我就高兴。”说罢,艾爱国继续沉浸到眼前的焊接难题中。刘春说,只要有艾爱国在,他心里就有底。

“艾劳模很忙,但只要请教焊接方面的难题,他有求必应。”刘春说。重大项目,身影频现在国内外不少重大项目建设中,也能找到艾爱国工作的身影。

“很多人以为湘钢只研发、生产钢材,事实上,要承接一个重大项目,焊缝质量同等重要。”华菱湘钢海工钢研发工程师脱臣德说,“艾劳模就像一个‘钢铁裁缝’,研究的就是如何将不同性能的钢板完美‘缝合’。”2020年,华菱湘钢瞄准了国内首个自营深水油田开发项目——流花项目。流花项目的导管架要求全部使用高强钢,华菱湘钢是国内第一家将新研发的高强钢送去给项目检验的钢厂,艾爱国参与了焊接工艺的研究。然而,在实验室测试合格的焊缝,到了施工现场,却是另一回事。艾爱国很着急,接到电话,次日一大早便坐高铁到了珠海,在高铁上一个个核对焊接数据。从珠海站出来已是中午,到施工现场还有1个多小时车程,艾爱国拒绝了先吃中饭的提议,直奔目的地。

穿上工作服、拿上防护面罩,艾爱国趴在钢板上查看焊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否做了预热?预热温度是多少?电流、电压情况……观察记录完整后,他和现场工程师坐下来一一分析,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出一套新的焊接工艺。现场工程师隐隐意识到,来的这个老头,也许是一位“技术大神”,试探着说了句:“我们焊别的材料时,焊材消耗大……”“走,去现场看看!”艾爱国立马起身,几步蹬上铁架,“顺手”解决了这个重大工程的另一个焊接难题。最终,湘钢的钢材和焊接工艺,通过了各方试验,独家拿下了流花项目2.6万吨高强钢订单。然而,想找到艾爱国参与重大项目的凭证,并不容易。曾有人找艾爱国要当年报道过他的报纸、照片存档,艾爱国洒脱地说:“我哪里还有那些东西,全部丢掉了!”徒弟们拿他也没办法,他们深知,在师傅心中,成绩只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才是下一个目标。

“艾劳模”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善学善思、不慕名利的精神由内而发,感染着身边一群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个“艾劳模”势必要带出一批“爱劳模”。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8)

杨振宁在世界历史上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在现如今的科学界里面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在34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被誉为科学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项。现在普通人对于他的印象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他在1957年的时候和李振道合作推翻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条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甚至有的人认为这会是世界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个方向就是他和翁帆的爱情故事,这件事情在当年可以说是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轰动。甚至这件事情一直霸占很长时间的新闻头条。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普通大众对于他的关注竟然要远远超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更多的人应该将目光投向杨振宁先生获得的荣耀身上。杨振宁先生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荣耀,而且还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在家里面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熏陶离不开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位留学归来的著名学者并且还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教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度过了八年的时光,在成年之后更是在西南联大学过一段时间,最后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毅然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刚开始的阶段他处处碰壁,始终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导师。

经过前辈的指点之后,他最后在芝加哥大学找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这开启了他真正的求学道路也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比较有趣的是,怕第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历经20多个月的时间,但是实验确实失败的。虽然说实验失败了,可是却让他坚定了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为他的成功定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精选


 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观后感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出的感想,你思考过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来分享“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以下的信息仅供参考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1)

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最终还是来了。对苏炳添来说,创历史地进入到百米飞人大赛的决赛了,更加重要的是,半决赛他的成绩是第一位的,所以也是出现在黄金跑道第六道,也就是说,苏炳添出现在百米决赛的C位上。这样的现实,证明了苏炳添的速度与实力。这样的苏炳添,最终也是获得第六名的成绩。不得不说,很是炸裂了。

对苏炳添来说,这一天内2次跑进10秒大关,这绝对是一个奇迹了。半决赛的舞台,他跑出个人和亚洲最好的成绩,9秒83,比此前的个人记录、中国记录和亚洲记录,都是要好很多的。这样的苏炳添,也是厉害炸了。作为体育迷,对于这样的苏炳添,也是纷纷感叹:苏神。

虽然,最终的苏炳添并没有获得奖牌,但第六名的成绩在中国田径的历史上,足以载入史册了。也因为这样,很多人怀念刘翔,直言他是中国田径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没有之一。这样的说法,还是很客观的。对体育迷们来说,这时候才知道刘翔的厉害,才知道刘翔的不容易。刘翔的存在,几乎是黄种人的传奇故事了。

对于这样苏炳添,人民日报也是直接点赞:“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历史的英雄!”

这样的点赞,还是很直白的。对人民日报来说,他们的点赞,是至高无上的一种肯定。这样的肯定,或许没有太多物质上的东西,但绝对是最大的认可。对很多人来说,都希望得到这样的认可,但对多数人来说,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也没有足够的机会。而对苏炳添来说,则得到了这样的官方认可,这价值与意义非常不一样。

同样的,赛后的苏炳添也是很满意的,不忘自我点赞一番,“对我来说,通过这么多年来的努力,自己终于可以站在百米(决赛)的跑道上面,我觉得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完成了历代的前辈对我们的祝福。”这样的点赞,没有任何的问题,对运动员们来说,自信一点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除此之外,苏炳添也是放出了狠话,“今天是一辈子最好的回忆。今天的成绩应该说没有让大家失望,希望在几天后的接力比赛中继续带来中国速度。”这样的苏炳添,这样的说话,则有些霸气了。那就是,对苏炳添来说,他还是有些不甘的,他还是希望能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展现更好的自己。而接下来的接力赛,或许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2)

由中华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全国共10位劳动者获此殊荣。其中,湘钢焊接顾问艾爱国位列榜首,成为湖南省首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艾爱国是湖南省焊接行业领军人物,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由他牵头成立的湘钢焊接实验室通过了计量资质CMA认证,被评为“焊接工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参与了国内多项“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建设,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各种焊接技术难关数百项。

“快过年了,艾劳模又‘隐身’了。”1月21日,在华菱湘钢,听闻记者要找公司焊接顾问、“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他的徒弟欧勇打趣道。只要过年过节,艾爱国总有办法让人找不到他。徒弟打电话,他说在厂里忙;徒弟赶到厂里,他改口说在公园散步……就是不愿意麻烦徒弟,不想收礼。“那在哪里能找到艾劳模?”记者急了。欧勇笑着说:“只要你有技术难题,师傅自然就出现了。”

在接受记者时,艾爱国说道“我虽然72岁了,但焊接一天不学就落后,以前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艾爱国说着,眼睛却不离开电脑,“但是我喜欢挑战难题,解决了我就高兴。”说罢,艾爱国继续沉浸到眼前的焊接难题中。刘春说,只要有艾爱国在,他心里就有底。

“艾劳模很忙,但只要请教焊接方面的难题,他有求必应。”刘春说。重大项目,身影频现在国内外不少重大项目建设中,也能找到艾爱国工作的身影。

“很多人以为湘钢只研发、生产钢材,事实上,要承接一个重大项目,焊缝质量同等重要。”华菱湘钢海工钢研发工程师脱臣德说,“艾劳模就像一个‘钢铁裁缝’,研究的就是如何将不同性能的钢板完美‘缝合’。”2020年,华菱湘钢瞄准了国内首个自营深水油田开发项目——流花项目。流花项目的导管架要求全部使用高强钢,华菱湘钢是国内第一家将新研发的高强钢送去给项目检验的钢厂,艾爱国参与了焊接工艺的研究。然而,在实验室测试合格的焊缝,到了施工现场,却是另一回事。艾爱国很着急,接到电话,次日一大早便坐高铁到了珠海,在高铁上一个个核对焊接数据。从珠海站出来已是中午,到施工现场还有1个多小时车程,艾爱国拒绝了先吃中饭的提议,直奔目的地。

穿上工作服、拿上防护面罩,艾爱国趴在钢板上查看焊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否做了预热?预热温度是多少?电流、电压情况……观察记录完整后,他和现场工程师坐下来一一分析,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出一套新的焊接工艺。现场工程师隐隐意识到,来的这个老头,也许是一位“技术大神”,试探着说了句:“我们焊别的材料时,焊材消耗大……”“走,去现场看看!”艾爱国立马起身,几步蹬上铁架,“顺手”解决了这个重大工程的另一个焊接难题。最终,湘钢的钢材和焊接工艺,通过了各方试验,独家拿下了流花项目2.6万吨高强钢订单。然而,想找到艾爱国参与重大项目的凭证,并不容易。曾有人找艾爱国要当年报道过他的报纸、照片存档,艾爱国洒脱地说:“我哪里还有那些东西,全部丢掉了!”徒弟们拿他也没办法,他们深知,在师傅心中,成绩只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才是下一个目标。

“艾劳模”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善学善思、不慕名利的精神由内而发,感染着身边一群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个“艾劳模”势必要带出一批“爱劳模”。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3)

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历程600余公里,成功转移和救出被困群众2665人。一个个数字如陈陆迎战洪水时激起的朵朵浪花,折射出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形象风采。

面对浊浪滚滚的洪水,是进是退;本已疲惫不堪的身躯,是战是休;回望群众的殷殷期盼,是留是走……陈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陈陆快速反应,连续作战,36岁的年轻生命被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途中。

陈陆短暂而闪耀的人生,为我们标定了前行的坐标,点亮了奋进的灯塔,树起了光辉的榜样。向英雄学习、向先进看齐,就是学习陈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投入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崇高事业中。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对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高度关注,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庐江防汛救灾中,陈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哪怕已经连续奋战了96小时,哪怕被洪水浸泡得全身浮肿,他依然初心如磐,自觉扛起如山重任,向着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逆水而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履行使命、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将火红的党旗和鲜艳的队旗牢牢插在抗洪阵地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赴汤蹈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陈陆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曾奋战两昼夜抗击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也曾千里驰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在此次防汛救灾中,他多次请缨打头阵、当先锋,执行生前最后一次任务中,主动要求上首艇,为后面的救援队伍开路。作为教导员,他有着清晰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有他参与的任务都是急难险重,但他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他的感染下,指战员个个勇敢、人人争先,始终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在他牺牲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广大消防指战员在防汛一线再立新功。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真挚情怀。面对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陈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不顾个人安危和身体疲劳,义无反顾带领指战员营救转移灾区群众。作为基层大队主官,他带领大队不断提高消防执法水平,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筹建乡镇消防救援站,为沿街商业门面、弱势群体居住场所等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拓展销路……他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时时刻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合肥支队纪保科工作仅一年,陈陆便主动提出到基层去,并服从组织安排,到了防火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庐江县。到任之后,陈陆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基层指战员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以自身的过硬作风感染带动部属,带出了过硬的班子和队伍。改制后,陈陆本可转业,但他说自己喜欢基层,热爱消防事业,而且群众家门口的消防站还未建设完成,便毅然选择留下,继续在火热的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陈陆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自己的手术一推再推,家人的团聚一盼再盼,陈陆却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与基层指战员肩并肩、同作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陈陆的一生已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我们扎扎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作奉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次救援、每一次值守中体现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应急人”的奉献之歌,将个体生命融入应急管理改革发展大局,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4)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中国》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中国》就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中国》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中国”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中国》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5)

卢仁峰,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1979年参加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焊工。

他40年如一日地追求着焊接技能的极致化,笃定前行写壮志、信守承诺献国防,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接技师。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十大“最美职工”、中国“质量奖”,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提名奖,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自强模范”和“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一机集团考察调研接见了卢仁峰;2012年,国家首批以个人姓名命名的“卢仁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2015年其先进事迹登上《大国工匠》节目。

1986年,卢仁峰在某军品生产攻坚中意外发生工伤,左手4级伤残。就在他要选择放弃时,想到了当初立下献身国防的誓言,决定不忘初心、信守诺言。

重返岗位后,他给自己定下每天练100根焊条的底线。为了克服左手残疾而带来的技术“短板”,他自制了一只“铁环”套在手腕儿上固定支撑,吃饭时他把筷子当焊条、把桌子当练习试板,反复训练恢复技术能力。

1994年,在团中央举办的首届技能大赛中,卢仁峰在与正常人竞争的条件下,凭借过硬的技艺获得了焊工比赛第二名。凭着最纯粹的信仰和一股子倔劲儿,他先后掌握了熔化极氩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操作技能,研究出《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HT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更是获得国家专利。

作为阅兵装备的某型号轮式车辆首次批量生产,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难以控制,影响整车的装配质量和进度。卢仁峰始终没有忘记“让自己制造的坦克驶过天安门的梦想”。他主动请缨,经过132次失败和第133次的从头再来,创造性地提出“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该产品合格率由60%提高到96%,对推动我军轮式装备性能和国防工业水平的跃升发挥了重要的牵引推动作用。

2020年,卢仁峰对某海军装备铝合金雷达结构件焊接变形问题进行攻关,通过优化焊接顺序、改进焊接方法、制作防变形工装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该装备变形问题,为开拓海军装备市场奠定了工艺技术基础。40年来,卢仁峰践行工匠精神,牵头完成152项技术难题攻关,提出改进工艺建议200余项,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参与制造的坦克装备先后5次参加共和国阅兵。

卢仁峰主动找到集团,签下了“高师带高徒”的协议,一定要为单位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

他把更多的心血花在了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总结提炼出《理论提高6000字读本》和三顶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带水带压焊法、铝合金结构件复合校正法等20余项焊接操作技法,举办技术论坛150余场,培养出24名高级技师、14名技师,50余名徒弟先后37次在全国焊工比赛中获得佳绩。家风传承、献身国防,他的兄弟、爱人和女儿有9名家人干起了电焊工作,其中1人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兵器工业集团级技术能手”,2人成为高级技师,4人成为技师,他的家庭成了名符其实的“焊工之家”。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6)

杨振宁在世界历史上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在现如今的科学界里面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在34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被誉为科学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项。现在普通人对于他的印象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他在1957年的时候和李振道合作推翻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条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甚至有的人认为这会是世界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个方向就是他和翁帆的爱情故事,这件事情在当年可以说是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轰动。甚至这件事情一直霸占很长时间的新闻头条。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普通大众对于他的关注竟然要远远超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更多的人应该将目光投向杨振宁先生获得的荣耀身上。杨振宁先生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荣耀,而且还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在家里面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熏陶离不开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位留学归来的著名学者并且还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教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度过了八年的时光,在成年之后更是在西南联大学过一段时间,最后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毅然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刚开始的阶段他处处碰壁,始终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导师。

经过前辈的指点之后,他最后在芝加哥大学找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这开启了他真正的求学道路也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比较有趣的是,怕第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历经20多个月的时间,但是实验确实失败的。虽然说实验失败了,可是却让他坚定了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为他的成功定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7)

3月3日晚,“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中国》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篇8)

总有那么多的感动与我们的期待不经意间相遇。

在物欲横流的世代,能让心灵得到净化的,除了自身精神的向上向善,就是周围那些的故事让我们撼动天地,灵魂得到洗涤。

一个张默,再一次让人看不起第二代明星。一个不熟悉这个世界的****,生活在对纸上瘾的抱怨中,最后迷失了自己,因为他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奋斗是生活赐予我们最大的礼物,要学会懂得珍惜;现实是上帝之手指引我们到达理想彼岸的舵手,要学会主宰自己。

生来就是为了学点什么,做点什么,成就点什么,也许后悔点什么,回首每个人的生活,它充满荆棘。激发这些勇气和勇气需要智慧。曾经的艰难困苦会造就成长这取之不尽的财富:练达仁世

你在凡人的是界里寻找什么?今天我要告诉你们,这是灵魂的慰藉。

派对总是有一个美丽的谢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最美的时刻,而是最动人的时刻。它用心灵温暖心灵,用双手传递无限的爱。

曾几何时,我们变得麻木不仁,总是带着挑剔的有色镜来认识这个世界,但总有人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舍妻别子,远赴他乡,有人不顾年事已高,把生命置身度外,面对艰苦的环

境和危险的境地,怀着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心中的理想:导弹飞向太空去把嫦娥召唤,山川穿上绿树,孩子有了温暖的家,孝心撑起了单薄的爱,贫穷的学生响起的琅琅笑声,跨越的友谊和力量唤醒了孤独的深沉,疑难病人重新点燃了生活新希望,安全事故化险为夷,最美妈妈拖起了生命的向往,更有那自强不息者的强音成为人间绝唱……

活生肉体,被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有那么多瞬间是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一种本能使然;天天匆匆皆为利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倡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传统道德之花满神州,是心灵,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桥梁,用心灵,温暖了你与我之间的距离。

感恩不息,感动常在,心灵不止,大爱无疆。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精选


 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观后感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出的感想,你思考过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下面由观后感范文网的编辑给大家来分享“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以下的信息仅供参考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篇1

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最终还是来了。对苏炳添来说,创历史地进入到百米飞人大赛的决赛了,更加重要的是,半决赛他的成绩是第一位的,所以也是出现在黄金跑道第六道,也就是说,苏炳添出现在百米决赛的C位上。这样的现实,证明了苏炳添的速度与实力。这样的苏炳添,最终也是获得第六名的成绩。不得不说,很是炸裂了。

对苏炳添来说,这一天内2次跑进10秒大关,这绝对是一个奇迹了。半决赛的舞台,他跑出个人和亚洲最好的成绩,9秒83,比此前的个人记录、中国记录和亚洲记录,都是要好很多的。这样的苏炳添,也是厉害炸了。作为体育迷,对于这样的苏炳添,也是纷纷感叹:苏神。

虽然,最终的苏炳添并没有获得奖牌,但第六名的成绩在中国田径的历史上,足以载入史册了。也因为这样,很多人怀念刘翔,直言他是中国田径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没有之一。这样的说法,还是很客观的。对体育迷们来说,这时候才知道刘翔的厉害,才知道刘翔的不容易。刘翔的存在,几乎是黄种人的传奇故事了。

对于这样苏炳添,人民日报也是直接点赞:“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历史的英雄!”

这样的点赞,还是很直白的。对人民日报来说,他们的点赞,是至高无上的一种肯定。这样的肯定,或许没有太多物质上的东西,但绝对是最大的认可。对很多人来说,都希望得到这样的认可,但对多数人来说,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也没有足够的机会。而对苏炳添来说,则得到了这样的官方认可,这价值与意义非常不一样。

同样的,赛后的苏炳添也是很满意的,不忘自我点赞一番,“对我来说,通过这么多年来的努力,自己终于可以站在百米(决赛)的跑道上面,我觉得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完成了历代的前辈对我们的祝福。”这样的点赞,没有任何的问题,对运动员们来说,自信一点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除此之外,苏炳添也是放出了狠话,“今天是一辈子最好的回忆。今天的成绩应该说没有让大家失望,希望在几天后的接力比赛中继续带来中国速度。”这样的苏炳添,这样的说话,则有些霸气了。那就是,对苏炳添来说,他还是有些不甘的,他还是希望能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展现更好的自己。而接下来的接力赛,或许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篇2

卢仁峰,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1979年参加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焊工。

他40年如一日地追求着焊接技能的极致化,笃定前行写壮志、信守承诺献国防,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接技师。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十大“最美职工”、中国“质量奖”,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提名奖,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自强模范”和“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一机集团考察调研接见了卢仁峰;2012年,国家首批以个人姓名命名的“卢仁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2015年其先进事迹登上《大国工匠》节目。

1986年,卢仁峰在某军品生产攻坚中意外发生工伤,左手4级伤残。就在他要选择放弃时,想到了当初立下献身国防的誓言,决定不忘初心、信守诺言。

重返岗位后,他给自己定下每天练100根焊条的底线。为了克服左手残疾而带来的技术“短板”,他自制了一只“铁环”套在手腕儿上固定支撑,吃饭时他把筷子当焊条、把桌子当练习试板,反复训练恢复技术能力。

1994年,在团中央举办的首届技能大赛中,卢仁峰在与正常人竞争的条件下,凭借过硬的技艺获得了焊工比赛第二名。凭着最纯粹的信仰和一股子倔劲儿,他先后掌握了熔化极氩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操作技能,研究出《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HT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更是获得国家专利。

作为阅兵装备的某型号轮式车辆首次批量生产,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难以控制,影响整车的装配质量和进度。卢仁峰始终没有忘记“让自己制造的坦克驶过天安门的梦想”。他主动请缨,经过132次失败和第133次的从头再来,创造性地提出“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该产品合格率由60%提高到96%,对推动我军轮式装备性能和国防工业水平的跃升发挥了重要的牵引推动作用。

2020年,卢仁峰对某海军装备铝合金雷达结构件焊接变形问题进行攻关,通过优化焊接顺序、改进焊接方法、制作防变形工装等措施,一举解决了该装备变形问题,为开拓海军装备市场奠定了工艺技术基础。40年来,卢仁峰践行工匠精神,牵头完成152项技术难题攻关,提出改进工艺建议200余项,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参与制造的坦克装备先后5次参加共和国阅兵。

卢仁峰主动找到集团,签下了“高师带高徒”的协议,一定要为单位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

他把更多的心血花在了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总结提炼出《理论提高6000字读本》和三顶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带水带压焊法、铝合金结构件复合校正法等20余项焊接操作技法,举办技术论坛150余场,培养出24名高级技师、14名技师,50余名徒弟先后37次在全国焊工比赛中获得佳绩。家风传承、献身国防,他的兄弟、爱人和女儿有9名家人干起了电焊工作,其中1人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兵器工业集团级技术能手”,2人成为高级技师,4人成为技师,他的家庭成了名符其实的“焊工之家”。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篇3

杨振宁在世界历史上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在现如今的科学界里面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在34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被誉为科学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项。现在普通人对于他的印象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他在1957年的时候和李振道合作推翻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条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甚至有的人认为这会是世界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个方向就是他和翁帆的爱情故事,这件事情在当年可以说是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轰动。甚至这件事情一直霸占很长时间的新闻头条。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普通大众对于他的关注竟然要远远超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更多的人应该将目光投向杨振宁先生获得的荣耀身上。杨振宁先生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荣耀,而且还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在家里面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熏陶离不开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位留学归来的著名学者并且还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教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度过了八年的时光,在成年之后更是在西南联大学过一段时间,最后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毅然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刚开始的阶段他处处碰壁,始终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导师。

经过前辈的指点之后,他最后在芝加哥大学找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这开启了他真正的求学道路也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比较有趣的是,怕第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历经20多个月的时间,但是实验确实失败的。虽然说实验失败了,可是却让他坚定了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为他的成功定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篇4

“寻找好人”,这是《感动中国》的初心,是节目最早的“核”——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从创办初始,《感动中国》就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

从“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的张桂梅,到“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的王继才、王仕花;从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感动中国》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中国”的筹备都历时数月,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

在节目开播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为《感动中国》送来天上的祝福,其中叶光富讲述了他与节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我只有23岁,还是一名飞行员,震动环宇的首次飞行给我内心种下了航天梦的种子。”而那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正有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员杨利伟。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当地的“感动人物”。在一个个“感动人物”故事的讲述中,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传承发扬。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正催生出更多的感人故事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21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篇5

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历程600余公里,成功转移和救出被困群众2665人。一个个数字如陈陆迎战洪水时激起的朵朵浪花,折射出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形象风采。

面对浊浪滚滚的洪水,是进是退;本已疲惫不堪的身躯,是战是休;回望群众的殷殷期盼,是留是走……陈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陈陆快速反应,连续作战,36岁的年轻生命被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途中。

陈陆短暂而闪耀的人生,为我们标定了前行的坐标,点亮了奋进的灯塔,树起了光辉的榜样。向英雄学习、向先进看齐,就是学习陈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投入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崇高事业中。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对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高度关注,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庐江防汛救灾中,陈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哪怕已经连续奋战了96小时,哪怕被洪水浸泡得全身浮肿,他依然初心如磐,自觉扛起如山重任,向着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逆水而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履行使命、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将火红的党旗和鲜艳的队旗牢牢插在抗洪阵地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赴汤蹈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陈陆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曾奋战两昼夜抗击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也曾千里驰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在此次防汛救灾中,他多次请缨打头阵、当先锋,执行生前最后一次任务中,主动要求上首艇,为后面的救援队伍开路。作为教导员,他有着清晰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有他参与的任务都是急难险重,但他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他的感染下,指战员个个勇敢、人人争先,始终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在他牺牲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广大消防指战员在防汛一线再立新功。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真挚情怀。面对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陈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不顾个人安危和身体疲劳,义无反顾带领指战员营救转移灾区群众。作为基层大队主官,他带领大队不断提高消防执法水平,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筹建乡镇消防救援站,为沿街商业门面、弱势群体居住场所等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拓展销路……他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时时刻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合肥支队纪保科工作仅一年,陈陆便主动提出到基层去,并服从组织安排,到了防火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庐江县。到任之后,陈陆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基层指战员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以自身的过硬作风感染带动部属,带出了过硬的班子和队伍。改制后,陈陆本可转业,但他说自己喜欢基层,热爱消防事业,而且群众家门口的消防站还未建设完成,便毅然选择留下,继续在火热的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陈陆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自己的手术一推再推,家人的团聚一盼再盼,陈陆却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与基层指战员肩并肩、同作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陈陆的一生已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我们扎扎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作奉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次救援、每一次值守中体现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应急人”的奉献之歌,将个体生命融入应急管理改革发展大局,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篇6

3月3日晚,“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

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和女儿在颁奖现场。

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从2003年到2022年,《感动中国》已走过20载。20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力量,穿透时光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篇7

总有那么多的感动与我们的期待不经意间相遇。

在物欲横流的世代,能让心灵得到净化的,除了自身精神的向上向善,就是周围那些的故事让我们撼动天地,灵魂得到洗涤。

一个张默,再一次让人看不起第二代明星。一个不熟悉这个世界的****,生活在对纸上瘾的抱怨中,最后迷失了自己,因为他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奋斗是生活赐予我们最大的礼物,要学会懂得珍惜;现实是上帝之手指引我们到达理想彼岸的舵手,要学会主宰自己。

生来就是为了学点什么,做点什么,成就点什么,也许后悔点什么,回首每个人的生活,它充满荆棘。激发这些勇气和勇气需要智慧。曾经的艰难困苦会造就成长这取之不尽的财富:练达仁世

你在凡人的是界里寻找什么?今天我要告诉你们,这是灵魂的慰藉。

派对总是有一个美丽的谢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最美的时刻,而是最动人的时刻。它用心灵温暖心灵,用双手传递无限的爱。

曾几何时,我们变得麻木不仁,总是带着挑剔的有色镜来认识这个世界,但总有人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舍妻别子,远赴他乡,有人不顾年事已高,把生命置身度外,面对艰苦的环

境和危险的境地,怀着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心中的理想:导弹飞向太空去把嫦娥召唤,山川穿上绿树,孩子有了温暖的家,孝心撑起了单薄的爱,贫穷的学生响起的琅琅笑声,跨越的友谊和力量唤醒了孤独的深沉,疑难病人重新点燃了生活新希望,安全事故化险为夷,最美妈妈拖起了生命的向往,更有那自强不息者的强音成为人间绝唱……

活生肉体,被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有那么多瞬间是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一种本能使然;天天匆匆皆为利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倡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传统道德之花满神州,是心灵,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桥梁,用心灵,温暖了你与我之间的距离。

感恩不息,感动常在,心灵不止,大爱无疆。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观后感 篇8

由中华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全国共10位劳动者获此殊荣。其中,湘钢焊接顾问艾爱国位列榜首,成为湖南省首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艾爱国是湖南省焊接行业领军人物,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由他牵头成立的湘钢焊接实验室通过了计量资质CMA认证,被评为“焊接工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参与了国内多项“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建设,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各种焊接技术难关数百项。

“快过年了,艾劳模又‘隐身’了。”1月21日,在华菱湘钢,听闻记者要找公司焊接顾问、“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他的徒弟欧勇打趣道。只要过年过节,艾爱国总有办法让人找不到他。徒弟打电话,他说在厂里忙;徒弟赶到厂里,他改口说在公园散步……就是不愿意麻烦徒弟,不想收礼。“那在哪里能找到艾劳模?”记者急了。欧勇笑着说:“只要你有技术难题,师傅自然就出现了。”

在接受记者时,艾爱国说道“我虽然72岁了,但焊接一天不学就落后,以前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艾爱国说着,眼睛却不离开电脑,“但是我喜欢挑战难题,解决了我就高兴。”说罢,艾爱国继续沉浸到眼前的焊接难题中。刘春说,只要有艾爱国在,他心里就有底。

“艾劳模很忙,但只要请教焊接方面的难题,他有求必应。”刘春说。重大项目,身影频现在国内外不少重大项目建设中,也能找到艾爱国工作的身影。

“很多人以为湘钢只研发、生产钢材,事实上,要承接一个重大项目,焊缝质量同等重要。”华菱湘钢海工钢研发工程师脱臣德说,“艾劳模就像一个‘钢铁裁缝’,研究的就是如何将不同性能的钢板完美‘缝合’。”2020年,华菱湘钢瞄准了国内首个自营深水油田开发项目——流花项目。流花项目的导管架要求全部使用高强钢,华菱湘钢是国内第一家将新研发的高强钢送去给项目检验的钢厂,艾爱国参与了焊接工艺的研究。然而,在实验室测试合格的焊缝,到了施工现场,却是另一回事。艾爱国很着急,接到电话,次日一大早便坐高铁到了珠海,在高铁上一个个核对焊接数据。从珠海站出来已是中午,到施工现场还有1个多小时车程,艾爱国拒绝了先吃中饭的提议,直奔目的地。

穿上工作服、拿上防护面罩,艾爱国趴在钢板上查看焊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否做了预热?预热温度是多少?电流、电压情况……观察记录完整后,他和现场工程师坐下来一一分析,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出一套新的焊接工艺。现场工程师隐隐意识到,来的这个老头,也许是一位“技术大神”,试探着说了句:“我们焊别的材料时,焊材消耗大……”“走,去现场看看!”艾爱国立马起身,几步蹬上铁架,“顺手”解决了这个重大工程的另一个焊接难题。最终,湘钢的钢材和焊接工艺,通过了各方试验,独家拿下了流花项目2.6万吨高强钢订单。然而,想找到艾爱国参与重大项目的凭证,并不容易。曾有人找艾爱国要当年报道过他的报纸、照片存档,艾爱国洒脱地说:“我哪里还有那些东西,全部丢掉了!”徒弟们拿他也没办法,他们深知,在师傅心中,成绩只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才是下一个目标。

“艾劳模”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善学善思、不慕名利的精神由内而发,感染着身边一群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个“艾劳模”势必要带出一批“爱劳模”。

本文来源://www.ghp7.com/g/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