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网 >地图 >小学生观后感 >

人世间观后感优秀

人世间观后感优秀范文

时间:2023-12-30 作者:观后感范文网

人世间观后感优秀范文(精选4篇)。

在众多阅读资料中观后感范文网的编辑挑选出了一篇极有用的“人世间观后感优秀范文”,希望您能在我们网页上阅读到有趣实用的内容。电影对于我们的影响甚至超越了书籍,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一个人写作能力的进步可能表现在写报告上。

人世间观后感优秀范文 篇1

周志刚和李素华,就是那个时代典范的父母爱情,聚少离多,各自分工明确,特别深刻的一句台词“春燕他妈电视都很少开说要把电视节目都攒着等她爸回来一起看,我也攒了好多话要跟你说”含蓄而深切的爱。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每次周父回来,都会和妻子两个人坐着聊天,周父会给妻子讲他待的那个地方的人和事!还有李素华脑溢血醒后,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但是当好几年你回家的周志刚,踏进家门,她包含深情地叫了声孩子他爸!周志刚泪眼婆娑过去拥抱了她,在那个时代还是挺难得的,父母能够拥抱。直到周父去世,母亲也握着他的手一同离开这个人世间。真的就是“生同裘,死同穴”了。

不禁让我想起以前的一个老病号-李伯。已是耄耋之年,患有阿兹海默症,谁都不认识,但是嘴里始终念叨着妻子的名字。口袋里有一张他们金婚的婚纱照,每次我们都会拿起照片问他这谁呀?他就说“张____”问他漂亮不?他说“漂亮”。问他“她在哪儿呢?”“她在家里”。他已经不记得他妻子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每次不吃药不吃饭的时候我们就说“吃下病就好了,张____在家里等你”他就乖乖地吃饭吃药了。有一种浪漫是我忘记了全世界,唯独记得你!

周秉义和郝冬梅

他俩应该算是大爱吧,周秉义没有因为郝冬梅父母下台和有机会晋升而放弃甚至意外不能生育而抛弃她,而郝冬梅也尽职尽责地为周秉义以及她的家人满意,也并没有因为周秉义工作因素长期异地而分开。周秉义想为家乡做事也想回去陪妻子申请回吉春当市长,以此同时郝冬梅也辞去了妇产科主任想去北京陪周秉义。最后郝冬梅去了寥落的体检了,也爆发了矛盾提出离婚,也在此时知道了周秉义得了胃癌。伺候郝冬梅不离不弃地陪在他身边。到退休后带着他去旅游。

周秉昆和郑娟的爱情就显得艰难无比,要突破世俗的眼光,和寡妇还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失明的弟弟。但是他们用他们的忠诚,忠贞善良和刻骨的相爱克服了各种质疑和障碍,可算是轰轰烈烈。其实郑娟是个很有力量的人物,忍常人所不能忍,就像周秉昆知道孙小宁喜欢他的时候,跟孙小宁说的“这我妈还说得挺对,郑娟这种人呢,就是老天派到咱们家的,谁家有这种人,那真就是蓬荜生辉啊,大人孩子都跟着好,虽说她不是你家开心果,但绝对是你家不灭的提神香,你看我妈说这话,老太太没读过书,但这话说得有诗意。”表明了立场还有对郑娟的爱。让孙小宁知难而退。郑娟对周秉昆不止是感激,而是有着很深的爱!外表看起来柔柔弱弱,内心却无比有力量,乃至对于楠楠的死,周秉昆坐牢这些接踵而至的祸。都能挺过去!至死相扶,细水长流!

周蓉与冯化成/周蓉和蔡晓光

剧里周蓉的这两段感情而且都有点刻骨铭心,不幸,却又幸运。青春年少极具个性的周蓉爱情至上,为了追随爱情吃尽了生活的苦,简直是有情饮水饱。而在落魄的时候诗人冯化成也给了她足够的她想要的浪漫。两个人就像世外桃源的神仙眷侣。然而终究抵不过中年后现实的鸡零狗碎,终于在一次为了分房送礼的事大吵一架,冯化成出轨了。崇拜是爱的基础,基础都没了还有爱吗?朱砂痣的爱情最终变成了蚊子血,以离婚收场

而周蓉一直都是蔡晓光心里的白月光,从年少时的喜欢到暮年的爱,还有包容她的一切。那么喜欢她还是帮她去贵州打掩护,一直在她背后支持她。他爱她给了她最大的自由。爱也是一种成全。在任何她需要的时候都在她背后。周蓉的一生是让人羡慕的,之所以能保持初心,一是她心里的那份坚持,还有就是她生命中的几个男人的成全。蔡晓光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最本真的那个她!

周楠和冯玥

周楠和冯玥的爱情属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开始是表兄妹,年龄相近,从小到大都无话不说。在知道了楠楠并非周秉昆亲生的时候,正值青春期的悸动。于是互相有好感的两个人开始把亲情转变成爱情了,但是两人一直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爱情的力量是伟大,互有好感的两个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双双考上了北大。冯玥像极了母亲。她的爱是很热烈的。而周楠其实更像周秉昆是隐忍的。然后青春美好的爱在周楠去美国留学遇害后戛然而止……

对冯玥来说,周楠太重要了,占据了她人生伊始的情感依托,精神支柱。他也是她的人生中,难得的那点温暖。

人世间观后感优秀范文 篇2

《人世间》荡开的,是百姓生活史,何尝不是中国社会变革史。这片土地上50年来相继发生的三线建设、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出国潮、下海、国企改革、搞活经济、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种种变革,都会在58集的长卷中一一展开。评论家李师东对原著的点评被写在了电视剧的海报上,“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剧中处理最圆融的,就是对“烟火道义”和“个人热望”的还原。时代风浪呼啸,人生潮起潮落。剧版在遵从原著轨迹同时,用镜头的诗意与明亮,让小说里的人心向善、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更闪闪发光。

物质匮乏的年代,剧里感受不到被击垮的绝望,相反,郑娟手里的糖葫芦、旧门楣上的新春联、母亲给周蓉织了十多年攒成一沓的毛衣,都轻易触发观众的泪腺。红色的明媚,照亮了小人物对美好日子的热望。大片逆光里,善良又诚信的周秉昆在郑娟人生里登场,给孤儿寡母以生活勇气。一样的阳光洒在郑娟身上,她悉心照料周母的样子,是周秉昆心里、也是观众心里天使的模样。更不消说,“六小君子”一起扛过的肉、守过的年、打过的架,都是天寒地冻时的人心暖意、物质困窘里的淳朴情义。

物质丰盛了,人心会变吗?剧里细细写了周秉义同父亲、岳父的两次交心,他所求的小家之谋、大家之道,呼之欲出。周秉昆放下“铁饭碗”去了出版社三产,敢闯敢试的意识初显。一年一度初三聚会,如约而至的他富贵不相忘。《人世间》里还多次出现春节团圆的景象和全家福照片,剧集以家为支点,撬动历史洪流中各色人的遭际,也用家的架构串起中国社会认同的仁义礼智信。有这样的价值底色在,人物因处境扭转而遇见的尴尬、迷惘、挣扎,才能真实曲折却又不失激荡。

人世间观后感优秀范文 篇3

“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这熟悉的旋律是否会把你拉回到光字片?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人世间》创下了近8年来央视电视剧收视率之最。

剧中把每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给观众,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缩影,从而产生共鸣思考自己的人生。从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以及社会底层百姓、工人、商人、官员,从独特的视角真实的人物事件,把观众带入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里。让我们总结思考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奋斗的目标,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指导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引导人们认识生命的殊途同归,只要活好平凡的自己同样是伟大的人生,人生但求问心无愧。我从剧中具体人物事件,浅谈观后感如下:

一、周志刚:作为周秉昆还有周秉义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一直都在外工作,等到老年退休之后,才能够和家人在一起。奔波一生,和家人聚少离多。但对周志刚来说,他的奔波也是为了家人的生活。对于这位父亲来说,周秉昆是他一直最满意的孩子。家里因为有了周秉昆,所以他才能在外放心地工作。在周秉昆的心中,父亲周志刚一直是他最敬佩的人。周志刚一生刚正不阿,是那个时代工人阶级的标志性人物,对周家子女的家风家教,符合中华民族道德标准,在子女教育方面是一位优秀的父亲。家风正,子孙兴,家风不正,祸患必生。好好沟通说话,无论是与家人还是朋友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周秉昆:他心地善良、重情重义、老实憨厚,为人处世也很地道。用水自流的话来说:周秉昆一看就是好人。作为丈夫、父亲、儿子、弟弟他都很合格。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周家三个孩子里只有他在父母身边守孝,生动诠释了人世间的平凡与伟大。

三、周秉义:与郝冬梅相知相爱相守,无儿无女过了一辈子,最终患胃癌去世。从党员干部的要求方面来说,从政三十多年,手过一百几十亿资金的他从未贪污过一分钱,每一笔都用在了刀刃上。一碗清水,一看到底。周秉义是一位人民满意,组织信任的好官。他懂爱知恩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自己的工作,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为官以来坚守原则,造福一方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记得剧中老姚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从政几十年,干干净净。”他从容淡定地回答:“我怕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怕我死后没脸去见爹娘见祖先,怕街坊邻居同学师长戳我的脊梁骨,我怕死不瞑目啊。”是啊,不论做什么只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不会让自己半夜因担惊受怕而辗转难眠,哪还会有那么多的“老虎苍蝇”。现实中像周秉义这样的为人民服务,干干净净的党员干部,坚守原则的好官要是能再多一点,那我们的社会又会是何种景象呢?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反贪腐的力度是空前的,历史上没有过的,是总结了历史教训,痛下决心的。因为历朝历代最终都是倒在了执政各层的贪腐上。这一仗是关系到我们党前途命运的仗,是一场必须要赢的仗,是输不起的仗。然而事实证明这一仗我们赢了。

四、周蓉:瞒着家人跑去贵州下乡,与诗人冯化成私奔。冯化成被平反,回城火车站作诗被抓,周蓉把冯玥托付给了周秉昆,这一托付就是10年。后面周蓉又考上了北京大学的本硕连读,为了追求事业不受影响,一直没有接孩子回家。与冯化成离婚后,最终和蔡晓光走到一起。我认为周蓉不太招人喜欢,多半是因为她固执和”自私”吧。

人生,原本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选择。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是坎坎坷坷。在学业、爱情、工作、婚姻等不同的人生旅途,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解决一个又出现下一个,谁都无法避免。人生,就是由无数个问题组成的。不必苦恼抱怨,认真解决能解决的,坦然接受无法改变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个人必定要经历风雨,苦过、甜过、品过、笑过,才是真正的“人世间”。

人世间观后感优秀范文 篇4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我在抖音上一口气把里面的精彩片段从头看到尾,结果哭得稀里哗啦,里面的诸多情节让我印象深刻,久久无法平静。

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东北一户姓周的五口之家展开,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以知识青年下乡风潮为背景,展现出一部跨越五十年中国百姓的生活史。一开始便催人眼泪,周父去照相馆取回五张全家福,到家后一人发一张,父亲开口就说,“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张全家福。”这也许就隐藏了整部剧最终难以团圆的深意,五口之家便各奔东西,老大周秉义要去生产建设兵团,周父支援“大三线”,姐姐周蓉则去了贵州下乡,家里便只剩下弟弟秉昆和周母,随后一家人就这样各自生活着,在大时代的变迁下,体会着人情冷暖,情感纠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高考恢复后,老大周秉义考上了北大,毕业后从政,最后成了省长的上门女婿。老二周蓉也考上了北大,最后留校,在法国一待就是12年,如愿以偿地嫁给了让她如痴如醉、翻山越岭寻找到的诗人冯化成。只有小儿子周秉昆学习不怎么好,也没有考上大学,成了某工厂的工人,一直陪伴在周母身旁。就这样,老大老二因为自己的工作、生活,一年到头见不到面,反而最没出息的秉昆却成了最孝顺、陪伴母亲最多的“老疙瘩”。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父和小儿子的那段对话,他哭着埋怨周父:“为什么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你为什么不能同等对待,老拿我跟我哥我姐比,不安慰就算了,还不停地给我伤口上撒盐,我也想证明自己,我从来没有后悔过生在咱们家,也一直努力不放弃你们对我的认可。”最后周父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你们三个孩子中,我最满意的是你。”周母也说过:“昆儿,妈一直觉得,你比你哥你姐都强,自69年起,家里有事,他们也抓不住、摸不着,你在家,妈就踏实……”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孩子存在,不优秀,但他从不放弃向身边的人证明自己。一个孩子的好与坏,不能只看学习成绩,只要他热爱工作、勤奋上进、善良孝顺,他就是一个好孩子。

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故事里面的每个人物,每个家庭都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我们必须笑着面对每一天。故事里周秉昆的妻子郑娟是一个善良、坚强、有能力的女人,她不向命运低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一切。在现在的生活中,有的人一毕业就放弃工作当了全职妈妈,虽然她们没有像职场上的女性那样独立,但她们都在努力地生活。

在看到周家父母双双离世那一段,简直是一种扎心的痛苦。他们离世前的最后一眼对视,告诉了彼此一切尽在不言中。当安顿好老伴的后事,周母告诉孩子们天气冷,先去休息,周母便在寒冬中彻夜陪伴,回忆着老两口之间的点点滴滴,最后牵着老伴的手离世。当儿女们看到母亲拉着父亲的手离开的场面,说了一句:“我没有家了。”我相信每一位观众都会泪流满面。无论任何时候,父母在儿女才心安。他们无条件地为我们遮风挡雨,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往,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健在的时候,我们要学习周秉昆那样,多在床前尽孝,常回家看看,做一个懂事、孝顺、善良的好孩子。

不知不觉看完整部剧,故事里的每一处情节都体现出不同的深意。其实,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缩影,这部作品代表了生活中的百态人生,让我们反思自己、审视自己,做一个接地气的平凡老百姓,书写自己的美好生活!

扩展阅读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精选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 篇1

读懂《人世间》的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显然,《人世间》就是借助现代化媒体弘扬优秀文化的新方式,让观众能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也能通过现实打卡,增强文化的生动性。目前伪满皇宫博物院规划为四大功能区:分别是宫廷核心区、博物馆区、休闲区、创意街区。其中,博物馆区——综合配套与多元文化展示区,致力于搭建长春市对外文化交流的展示平台,让《人世间》的文化影响力从屏幕溢出来,不断提升吉林文化软实力。

最近,火了的不仅有北京冬奥会、冰墩墩、中国年,还有《人世间》,让我们透过一部剧,了解一座城,让一座城因一部剧“火出圈”。《人世间》多个取景地,成为了旅客打卡的新地标,这是优秀文艺作品的“溢出效应”,让我们能够在一部剧中,更好地读懂文化内涵、历史内涵、发展内涵。事实上,《人世间》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是以更生动的方式向我们讲述历史,更是为新时期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CALL”,为吉林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带来了新机遇。要让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尤其需要走好“跨界”发展的新路,加强文艺与旅游的融合,既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喜欢吉林,也为新时期吉林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该剧中人物众多,最有性格魅力的是几位女性形象,乔春燕开朗豁达,有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泼辣劲,郑娟坚韧勤劳,撑起了一个家。就是酱油厂那个“曲书记”曲老太太也个性鲜明,戏份不多,别有神态,她心地善良,作风正派,原则性强,带有浓厚的曾经的“老”干部“范儿”,所以,她常常被误解为“官僚”,实际上她最实事求是。

《人世间》从家庭延伸开来,铺展到工厂社会,从平民到干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娓娓道来,描绘了社会嬗变的生活画卷,传递出中国人的生存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生生不息,可谓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生活史诗。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 篇2

今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做《人间世》。

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感触很深,它讲述了一个叫xxx的小男孩不幸得了肿瘤,成了一位骨肿瘤患者,这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很深的打击。他不能上学,他不能和朋友们一起玩耍,更不能像健康的孩子一样正常地生活。在他刚接受治疗时,他十分反抗,我很能理解他的想法。可是,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他变得乐观了。一次,医院里开迎新会,他刚刚做完手术,不能剧烈运动,他却执意要参加,可见他是多么向往美好的生活啊!

病魔是无情的,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在xx年x月x日悄然无声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这痛苦的x天里,他的母亲为他拍摄了许多照片、视频,就为了希望以后还能听听儿子的声音。直到他病入膏肓时,还想着以后长大了要照顾母亲,虽然这已经不可能实现了。我沉思了:世界上那么多人在和疾病抗争,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有时,我们可能真的无法和死神抗争,但心中的希望之灯不能熄灭。虽然肉体是脆弱的,但心灵是坚强的!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 篇3

平凡如周秉昆,但与郑娟相比,孤傲的周蓉、孤冷的郝冬梅,只有顾影自怜的份,而诗人和北大才子的光环,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不过是男人领带上的带夹。而笼罩在郑娟身上的幸福,足以抵消周秉昆曾经的自卑,更令冯化成和周秉义望尘莫及。“男人的苦嚼嚼咽了”不仅教会周楠如何做一个男人,更让自己活成了困难时期整个周家的顶梁柱,捎带脚还把郑娟练就为周志刚口中“全家的大恩人”。他咽下的苦撑大了心胸,吐出的只有两个字“责任”。喜欢周秉昆,颂扬周秉昆,还因为我们都是普通民众,而周秉昆正是黎民百姓的代表

真的要感谢作者和导演,在成功塑造周秉昆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通过演员生动而细致的表演,给世人画了一张家庭关系图:“排在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排在第二位的是与父母的关系,排在第三位的是与子女的关系”。这张图很简单,但并非人人认可并做得到。男权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他自己以外父母的需求排首位,少有顾及妻子的心理需要。而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又容易陷入一切为了孩子的误区,忽视了丈夫的情感需求。

现在,很多人在学习萨提亚的心理治疗和家庭疗愈的体系,在她的家庭教育名著《The New peoplemaking》(中文名《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指出夫妻是家庭系统的建筑师。周秉昆就是的榜样!亦如剧中冯化成所言,一个家庭有没有吸引力,关键在母亲。是的,由于性别的差异,母性承担着主要的养育责任,妻子的地位十分重要。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而良好情绪的来源只有丈夫。疼妻、护妻、宠妻,传递出来的信息不是怕老婆,而是一个人的品质和教养。它传达给妻子的是底气和安全感,传送给父母的是温馨和双重的保障,因为多了“郑娟”这一份。而子女看到的是爱和如何爱。倘若每个丈夫都能以妻子为核心,妻子除了尽心竭力照顾好全家老小,哪个妻子还会和丈夫争长论短呢!丈夫的立场就是整个家庭的奠基石,丈夫的态度就是家庭和谐的风向标。切莫以事业为挡箭牌,事业家庭两不误同样是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 篇4

《人世间》放弃了传奇性,以身边人的视角来描写人物传情达义,塑造了可信、可爱、可亲的平凡人形象。

周父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这让他骄傲,在三线建设工作的几十年里与家庭聚少离多也无怨言。他有中国式家长的独断和望子成龙的期待,但绝非封建家长。在他的价值体系中判断人的标准就是“好人”。因此,当他确认了冯化成和郑娟是“好人”时,便与女儿、儿子冰释前嫌。

在做一个“好人”的前提下,周家三兄妹的性格人生各有色彩。哥哥秉义具有传统知识分子齐家治国和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情怀。在面临改变命运的历史机会时他选择了对爱情的忠诚;在面对自己家和岳父家之间的冲突时他选择了理解;在面对军工厂改革时他选择了迎难而上;在面对汹汹舆情时他选择了隐忍;最后他主动请命回到吉春完成了光字片的改造,实现了岳父和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讲党性原则的干部,但并非六亲不认的螺丝钉。从政治人格上看,他从岳父那里受教固然颇多,但不如说他更像曲书记。姐姐周蓉则明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无论是年少时与北京诗人通信恋爱,还是不告而别在贵州与冯化成结婚,又抑或是毅然与冯化成离婚与蔡晓光再婚等,都清晰地展现了她个性中的决然不羁与爱自由。弟弟秉昆具有他这个阶层常见的同情、宽容和智慧,更鲜明地体现了平民阶层的精神价值。面对陷入绝境的郑娟一家,他从同情帮助中萌发了爱情的火苗越烧越旺,即使面对全家的反对也义无反顾地要与郑娟结婚。他没有哥哥姐姐那样有本事,但他守住光字片的两间老屋照顾了妈妈也成了兄弟伙的主心骨,之后又通过开饭馆开书店买房子获得了成功,也获得了父亲的肯定。这个“老疙瘩”看似愚笨,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娃养,还为此失手伤人入狱十几年,但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对做一个“好人”守护自己家庭的朴素信仰。

郑娟也是创作者用力刻画的人物。这个身世凄惨没有工作一辈子照顾家庭的柔弱女子,却有对爱的不顾死活。当她认定了秉昆之后,便不管不顾地付出。但郑娟显然不是刘慧芳,面对孙小宁对自己拥有的家庭的挑战,她毫无犹豫地对其进行警告。郑娟用一双手和一颗心守住了家庭,守住了幸福。所以周母对她说,自己得的秉昆的“济”其实是她郑娟的“济”啊。

电视剧还刻画了秉昆的一众小伙伴,以及老马、曲书记等高级干部。这些人物各具性格的弧光,也都有自己的价值和道德底线。即使骆士宾和水自流这样的人物也体现出了时代某个层面的辩证逻辑,同样具有审美价值,没有绝对的“坏人”。他们都在历史洪流中努力向前,为自己为家庭,也为城市为国家。他们身上的良善坚韧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身上最可宝贵的真义,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能稳步向前最坚实的根基。

《人世间》的故事围绕着“光字片”里周家三兄妹展开,近50年的时间跨度里,主角周秉昆的一生历经了各种波折与坎坷。和大多数影视作品的主角自带英雄光环不同,周秉昆既不像自己的兄姐那样能考上北大、脱离自己的阶层,又没有达成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将周秉昆这样的普通人作为主角,是王海鸰认为《人世间》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人世间》的本质是写普通百姓,周秉昆的终极目标就是把自己的小家过好。”王海鸰认为,过去的影视作品喜欢塑造英雄,也喜欢强调家国大义,但《人世间》要呈现的是既有宏观又有微观的世界,“大家和小家组成了社会,兄弟三人中哥哥一心为大家,弟弟一心为小家,这样和睦的家庭和一家兄妹的命运,才构成了我们过去的历史。”王海鸰认为,经过历史的长河,如今的观众已经能够理解周秉昆的价值观,“我们希望所有的普通人都活得滋润,得到抚慰。毕竟不是所有人天生就开挂,自带光环,这也是我们每个独立的个体,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大家不见得是为人类做出了多少贡献,而是为自己的小家做了贡献,没有小家就没有大家。”

听说演员雷佳音在剧中和周秉昆“很贴”,为这个角色增色不少,王海鸰也表示很欣慰。她认为是周秉昆的质朴可爱,让观众们感到欣慰,“谁都愿意看英雄,但我认为人人是相通的,不管平民还是英雄,能写出人性深刻的东西来,都会得到认同。除非你为了写平凡而平凡,和观众的关注点没有对接上。”

彼时,这部作品还未被茅盾文学奖加冕。

该剧主要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以居住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户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导演李路的实力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此前火爆全网,掀起观剧热潮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便是出自他手。而这次李导的表现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至少从目前观众的反应程度和剧集取得了成绩来说,还是值得肯定的。

电视剧善于展现日常生活,已有《平凡的世界》《金婚》《父母爱情》等珠玉在前,但《人世间》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将前述经典恢宏的史诗性与细腻的情感性融为一体,在经纬交织中熔铸出以光字片的历史命运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百姓生活的缩影。

《人世间》想要表达的是个人、家庭与群体、城市之间的同构命运。“光字片”是北方吉春市的边缘棚户区,这里有木材厂、酱油厂、拖拉机厂、军工厂等,居住的大多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工人家庭。这些家庭里,有如周志刚这样的支援三线建设的建筑工人,也有“六小君子”这样的“工二代”,以及周楠、冯玥和周聪这样的第三代。它是光荣与梦想的同义词,也是困惑与艰难的近义词。电视剧从1969年周家子女上山下乡为故事起点,逐步展开了共和国50年发展演进的宏伟画卷,其中涉及了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改革开放、反腐倡廉等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和事件,而剧中这些工人群体家庭的历史命运也就随之跌宕起伏。这样,光字片就有了极典型的意义,成为了中国城市50年发展的一只“麻雀”,而电视剧也就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故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故事”了。

在注重长时间跨度带来的历史深度的同时,《人世间》还从空间的角度拓展了故事的宽度。光字片犹如蒲公英的花托,随着光字片的人从这里出发,像种子向外飘散。随着周志刚,我们来到了四川三线建设前线的起伏大山中;随着周秉义,我们看到了生产建设兵团的雪山农场;随着周蓉,我们见到了贵州的青绿山水;随着骆士宾和水自流,我们见证了深圳的迅速崛起。多样化的空间通过人物关系的牵连为电视剧构造了一个蒲公英般的辐射与漂移状的故事世界,强化了电视剧容纳社会历史的能量级。从北方到南方的对角线既画出了剧中人物的种种命运,也画出了国家发展的变奏曲线和强弱声调。但最后,这些从光字片飘散在外的人们又都回到了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去见证光字片的消失——这既是光字片老百姓几代人的期盼,也是以郝省长与周秉义两代共产党干部为代表的党和政府对百姓美好生活庄严的兑现。

《人世间》中的世界当然并不全然和谐美丽,也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思想困惑和人性复杂,但难得的是这个世界中的人们始终没有丧失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竭力追求和相互扶持,从而让这一方人世间成为值得留恋的有情天地。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 篇5

如果你和一个村有缘,我想那或许是“命中注定”。和温泉寨的缘分是从一眼瞥见镇域地图上的村名开始的。温泉细流,石墙为寨,或许他本应有隋唐演义里的瓦岗寨、雪豹里的清风寨的英勇豪情、忠肝义胆。而追溯历史,大概是明朝初年,先人为加强防御随军而在此处设立巡检司。而后夏、梁两姓迁此定居,平整土地,选址造屋,而成今日温泉寨,一个乡村振兴进程下焕颜展姿、充满奔头的新农村。

寨村确有一处“寨门”,也是路边处的村大门。“寨门”是个“拱桥门”,由“两柱一梁”构成,门额形似拱状,有题字村名为上。从“寨门”沿水泥路一路北上,不到一袋旱烟的功夫,就到了村委大院。黄墙红瓦,凹凸有致,有一苍松翠柏矗立院内。院外置有长条石凳,总有行人歇脚、闲聊。村委大楼是由上世纪一所村小学改建而成,沿着旋转楼梯,记忆仿佛回到了“千禧年初”。那时候,大多村娃都在村里上小学,教书先生也大多是村内文化人。后来,合校运动开始,孩子们统一到镇上上学。幸运的是,有不少少年就此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寨村”成为他们遥远的记忆。

院内有一乡俗记忆馆,馆内现存不少老物件,纺纱的梭车、打水的扁担、老太太的烟袋锅,翻地的犁、割木头的锯、做裙子的兰花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老物件里装着人们的“乡愁”,将人们拉回到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年代。他们诉说着“寨村”的岁月变迁,藏着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生活的喜悦。

要熟悉一个村子也并非易事,工作机会越来越多,和“寨村”打交道的机会也自然多了起来。一位村里最驼的老人,年七十有余,身体几乎对折成了一个直角。她砍烧柴、犁菜地、施肥料。累了,她就坐在马扎凳上,斜靠着门框晒晒太阳。《拾荒老人》中写道,当我们渴望着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时候,老奶奶却还在为眼前的苟且忙碌着。驼背老人只是“寨农”的缩影,村里的人大都平凡地过了半生,却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敬。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岁月虽摧残躯体,心却不改。

最近,由温泉寨籍作家梁晓声《人世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可谓大火。我想,“寨村”也是剧中的“光字片”,村内犄角旮旯里,似乎藏着无数故事。乡村振兴让村里变了个样,农田里都是人,背扛肩挑密密麻麻的在田埂上来来往往,不少“土专家”也参与到“寨村”新生活里来。生活起居、就业谋生、柴米油盐,这里有普通人最质朴、最真实的桃源生活。环境整治、移风易俗、老年餐桌,一幅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作为一个乡村振兴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讲述者,既为村民们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足感而高兴,也为我与乡村能共成长、共奋进而自豪。故事不会就此结束,我与“寨村”的缘分还会续写,就像村子里发生的乡村振兴故事,也会口口相传。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 篇6

时下热播剧集《人世间》从一个家庭三代人的视角和经历中展现了国家的变化,更用分明的镜头语言重述了置身于历史中的那一份“年代感”。厚重的“年代感”是一个历史时段的浓缩,是一群人在特定的历史际遇中闪耀出来的时代精神。一座城代表着一群人,一群人深爱着一座城,在这样的时代变迁与光阴刻度里,个体的经历凝成了一个个丰满多彩的灵魂,见证着市民文化的更迭,交织着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纷繁,诉说着青春无言胜有声的故事,最终融于岁月无情与成长有情的二元映衬里,激扬着勤劳的中国人民以梦为马,不止于前。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小我”的展现。剧中出镜率最高的是家中的小儿子周秉昆,相对于学习成绩优秀且事业有成的大哥与二姐,他似乎显得“毫不起眼”甚至于“些许卑微”,自尊心强的他也想用自己的双手得到父母认可,让家人自豪。虽受制于才识浅、学历低和一系列家庭因素,也只能在这样一座默默的小城里重复着“无闻”的生活。但他仍然兼顾着照顾父母、养育儿女、接纳朋友、打工奔波等多重责任,苦楚纵然有,但他却将所有的生活之苦嚼碎了咽进嘴里,在小我的世界中赢得了属于朋友和家庭层面的尊重和肯定。细小的尘埃打在平凡人的肩上,同样也是一种担当,令人肃然起敬的奋斗者们以自己的行动为生命立言,为奋斗代言,也鼓励着广大劳动人民在各自的人生“战线”上不放弃希望,不留下遗憾,乐于做实现人生价值的掌舵者,敢于做道德升华的领航员。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大我”的奉献。整部剧展现了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三兄妹的父亲是支援三线建设的劳动者,不仅正直善良,也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明事知理的好榜样。身处基层的他,不抱怨不公,也不埋怨贫贱,坚持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条件,用个人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儿女晚辈们做表率。是人就会成长,在自古“家天下”熏陶的文明之邦,个人早已不是单纯的行为个体,而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结合个人与国家的综合体,需要的是爱岗敬业、努力拼搏、真抓实干,以优秀为指引选择“优秀”,以榜样为动力成为“榜样”,这也是对使命意志的深刻提炼,对不忘初心的真切实践。

这样的时代感是一种“无我”的彰显。片中的大哥周秉义是一名恪尽职守、公道正派的人民干部,官不在高而在于在其位、谋其职,在他的成长中,其丈母娘的鞭策勉励语重心长。她曾激烈点评张载的“横渠四句”,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过于空泛,缺少了躬身实践、付之于行的具体动作。言下之意便是共产党的干部就要真正迈开步子去为民请命、为民做实事。现如今,我们党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磅礴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党员的忘我奉献,离不开一个个党支部的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实事求是,这是任何时代都不能落下的优良品质,也是不竭进取的不变指引,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到底,自然能够赢得老百姓的好口碑,并一如既往兑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重承诺。

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中国,正在以高速航行、乘风破浪的趋势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仍然需要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人民去创造、去见证,仍然需要克己奉公、不辞辛劳的勤务员们去坚守信念、兑现承诺。置身于“年代感”中的那个“我”,也当在这催人奋进的旋律中讴歌前行,为这时空中的绚烂添上那一抹璀璨的芳华。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 篇7

最近在追《人世间》,这部电视剧拍摄的很细腻,从剧情、台词、选角到拍摄,都很细节控,昨晚演到第17集,我觉得颇为精彩。

周家大哥周秉义和妻子郝冬梅大年三十要回周家拍全家福,回家前,郝冬梅母亲郝母向女儿单独透露当晚要去周家探望。郝冬梅在回婆家路上告诉了周秉义这个消息,俩人一到周家也立刻告诉了周父,周父便决定不去拍全家福了,动员全家十几口清扫家里,就连门外的公共厕所也不放过,重视程度可见一般。毕竟嘛,亲家公是省长,不是一般的亲家,并且头一次见面,隆重一些没毛病。

剧里边有个细节,郝冬梅头一天晚上因为自己父母一直没有正式拜访过公婆一家,与郝母发生争吵,郝冬梅质问母亲,如果自己嫁的是高管的儿子,父母也会不认吗?言外之意觉得父母看人下菜碟,郝母很生气,教育冬梅说话做事要有分寸感,即使是对父母、夫妻、朋友,都是如此。

这个分寸感的伏笔,在剧里有了第一次回应。郝母跟郝冬梅说打算去拜访周家时,是避开了周秉义的,我猜想一定也是给突发事件留出了空间,此外,作为省长夫人,一定也能想到,作为普通家庭的亲家可能会为接待省长亲家大费心思,没有当着周秉义的面说,应该也有这个原因。如果万一去不成也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去了,也是一个惊喜。但郝冬梅心急的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丈夫,周秉义兴奋之余,也没有过多考虑这里的细节,一回家就告诉了父母,这点从周父为了迎接亲家做出放弃拍全家福这个决定那一刻他的表情可以猜到。这件事,郝冬梅虽然做的没错,但是却缺失了一点分寸感。

没有正式的跟女婿提及要去拜访,但是又因为前一天吵架内容担心女儿误会和受伤,所以选择告诉了女儿没跟女婿说,这是作为郝母作为母亲和岳母的分寸感。我个人觉得郝母的分寸感掌握的刚刚好,但是很遗憾冬梅没有理解母亲的用意。当然郝母一定也猜到了女儿的直肠子,这一点从后续事情发展可以看出来。

果不其然,傍晚时郝父因处理事务繁忙再回家途中突发哮喘病被送入医院,郝母也赶往医院,情急之中还是给省长秘书打电话交代了一下去亲家的事,于是就有了精彩的一幕,省长秘书拉了一车的礼物到周家拜访,人走之后,周家全家人看着堆满一屋子的礼物没人说话,这些礼物,正是周秉义前一天送给岳父岳母的礼物,其中还包括周父从老家特意带来自己都不舍得喝的特级茶叶。

看到这里,剧情就有意思了,导演特意把周家一家人看着一屋子礼物的镜头多角度停留了很久,有点就让疑惑和矛盾在这停留,让子弹飞一会的意思,我还是头一次看一部年代国产剧看的这么上瘾。我第一反应,觉得郝家把礼物原封不动送回来,有两个可能:一是礼物是早就装好的,就是表明了不想认亲;二是情急之下顾不上交代秘书,秘书不知道情况,从家里储物间又把最近放进去的礼物拿了回来。仔细一想就可以排除第一种可能,不想认亲完全可以选择不回礼,不见面,这样更省事,不会再这样大费周折,不符合人物人设。那么第二种可能性就很大了。

突然郝冬梅打破了沉默,开口解释说,秘书可能拿错了礼物,但是周秉义打断了冬梅的解释,跟家人告辞后拉着郝冬梅离开了,看到这我又迷惑了,为什么不让冬梅解释呢?如果换做很多人,应该第一反应也是想解释清楚误会的吧。

好的电视剧就是这样,会给人很多思考和疑惑的空间。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 篇8

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3月1日,他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再次叮嘱,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近期,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人世间》广受好评,凝聚了烟火人间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平凡家庭代代奋斗历程中最质朴、最真实的温情。剧中周家居住的棚户区“光字片”是普通人民群众生活场所的代表,更是最通民情民意,人间烟火气最集中的地方。年轻干部真正做到为民造福,就要多去“光字片”这样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读懂人间的烟火气,干事才能接地气。

走到群众身边,“访”出干群情谊。真情在人间,广大人民群众在华夏大地上最懂人心、最讲感情。年轻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是否付出真情,普通人民群众心里最清楚、最明白。群众愿意走到年轻干部身边掏心窝子、唠家常,与年轻干部建立深厚情谊,是对干部工作的最大肯定。想要获得群众的亲近和认可,年轻干部必须要放下架子,走出“舒适区”,到烟火气最浓的地方,重新走一走群众走过的路,听一听街坊邻居一起聊家长里短,以最真诚的亲和力,保持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群众对干部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群众工作方能深入人心。

走到群众身边,“察”出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年轻干部们的工作目标。“光字片”是群众生活区域的一个缩影,是中国棚户区升级改造的典型代表。在这些“光字片”中,往往新旧问题叠加,人民群众面临着生活起居、就业谋生等系列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撬动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杠杆。年轻干部要用脚步丈量民生,在解决问题中凸显担当作为。这就要求年轻干部们要多去“光字片”,多了解基层整体的发展,多到群众身边排查群众生活的问题和难点,多联合部门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实招,做到群众有诉求,干部有回应。

走到群众身边,“摸”出致富道路。为民谋福祉,就是要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一直以来,棚户区改造是我国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光字片”的变迁历程,也是剧情发展的一条线索。周秉义调解各种利益纠纷,大力推行光字片改造搬迁,也最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对于“光字片”这样的棚户区,年轻干部要格外重视,要善于打开思路,增强斗争本领,在着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上贡献力量。要走到群众身边,系统了解区域发展现状以及群众的意见建议,总结问题和经验,摸索出适合地区发展的致富道路,从而带领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人世间观后感与心得 篇9

央视一套开年大戏《人世间》自开播以来收视、口碑一路高歌,剧中x家三代人沉浮消长的人生经历牵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好故事搭配真演技,让《人世间》登顶春节假期期间毫无疑问的“话题王”。剧中,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引发观众热议,除了串联全剧的x家三子,很多甘当“绿叶”的老戏骨更是吊起了大家追剧的热情,很多老戏骨参演的戏份都成就了该剧的名场面。

最新播出的剧情中让观众拍手叫绝的就是xx和xx在湖边谈话、抽烟、跳自行车的两段戏了,这对“忘年交”制造了又一名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xx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xx,从《渴望》里的xx被家喻户晓以后,xx演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不过演女干部却是少有的一次,也是让我感到惊艳的一次。

曲书记是位老革命、老干部,性格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铁面无私,但看似不讲情面内心却满是柔情,尤其是对待xx为首的酱油厂“六小君子”,更是展现出领导的气场、长辈的善意、母亲般的关怀。这样一个角色不仅难以驾驭,在影视剧中也很少有参考。以往年代剧中,女性干部的身影本就不多,像xx这样性格鲜明的更是少之又少。播出以来,xx与xx的“忘年交”,也成了该剧在爱情、亲情外的一大看点,曲书记金句频出,两人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惹得屏幕之外的网友纷纷表示羡慕不已。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从哪方面下手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更合适呢?观看电影也能从一个方面使我们的身心更加成熟,观后感,就是我们的感想和感悟化成的文字。观后感是智识积累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我们根据您的实际需求仔细编辑了“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请与生活中的每个人分享您最大的财富之一 时间!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篇1

《人世间》以无处不在的细节真实为故事的艺术真实铺就了底色,但更值得讨论的是,电视剧通过叙事速度和重场戏的精心配置极大增强了电视剧的艺术吸引力。

电视剧在50年里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节点展开,如1969、1971、1973、1976、1978、1980、1984、1988等,通过压缩和延展形成叙事速度的交错,同时也设计了大量的重场戏与之相呼应。电视剧开始的家人分别、枪毙犯人等就先声夺人。其后周父贵州见周蓉、回家见郑娟、周母苏醒等段落也感动无数观众。其中周家1980年过春节尤为精彩,堪称中国电视剧的华彩乐章。该段落短短七八天的故事却用5集时长进行描写。一方面是秉义岳父母在与周家相见的问题上一波三折。岳父母心机深沉的各种考量,秉义和冬梅两人夹在中间的无奈,省长突然生病秘书将茶叶送回导致的误会加深,周家的骄傲与失落,冬梅与母亲的公开冲突,秉昆和秉义、父亲的冲撞,秉义和冬梅开诚布公的讨论等,电视剧都细密地加以表现,将一个平民家庭与干部家庭之间因姻亲关系带来的立场价值冲突与情感动荡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是周父带领一家人外出拜年的众生相。周父因儿子女儿考上北大的骄傲与炫耀之意,秉昆与郑娟的尴尬之情,邻里的羡慕嫉妒之言,人物的种种小心思微表情都通过镜头的捕捉和演员精彩的表演呈现在观众眼前,激发观众的日常经验与之共鸣,让人拍案叫绝。这一场戏不但充分展开了人物关系及情感反馈,集中了戏剧冲突,也鲜明地呈现了电视剧的价值取向:秉义和冬梅,周家与郝家反因此多了一分相互理解,而秉昆与父亲、秉义则生了罅隙,从而推动电视剧情节和人物继续发展。

这种通过叙事速度调控叙事表达,不断造成精彩段落的艺术手段是非常高妙的,需要大胆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影像叙事技巧,当然也少不了演员高质量的表演。也正因为如此,《人世间》在对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表达中才韵味深长,极富情感张力和价值感染力,也就能避免观众的倍速观看。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篇2

当追完人世间这部电视剧,回头细品这首主题曲时,不禁催人泪下,正如评论家李书东点评: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整部电视剧讲述了周家人在光子片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光子片的故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也是奋斗出来的。人如此,家如此,企业和国家亦如此!

在整部电视剧中让我深深感受到,幸福不一定是大富大贵,也可以是精神的升华与蜕变,在生活中看清生活的本质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意义;美好不一定是人间奇绝,或许只是一份朴实无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虽然没有光彩夺目,但也能让人生征程上熠熠生辉。人世间里的人物朴实,并主人公们没有光环,脚踏实地拼搏,平平淡淡生活,但在人间烟火里,我们却看到了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创作者共同抒写了情谊和正直,这不正是我们普通人追求的幸福和美好!

作为起亚汽车员工的我们,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有自己的小家,企业也是我们家。我们身处不同的岗位,可能所做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亦是我们对这份工作的坚守,默默地付出,才创造出卓越的产品品质。企业发展比作一个家庭成长,我们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向阳而生,定能穿越坎坷,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篇3

最近在追《人世间》,这部电视剧拍摄的很细腻,从剧情、台词、选角到拍摄,都很细节控,昨晚演到第17集,我觉得颇为精彩。

周家大哥周秉义和妻子郝冬梅大年三十要回周家拍全家福,回家前,郝冬梅母亲郝母向女儿单独透露当晚要去周家探望。郝冬梅在回婆家路上告诉了周秉义这个消息,俩人一到周家也立刻告诉了周父,周父便决定不去拍全家福了,动员全家十几口清扫家里,就连门外的公共厕所也不放过,重视程度可见一般。毕竟嘛,亲家公是省长,不是一般的亲家,并且头一次见面,隆重一些没毛病。

剧里边有个细节,郝冬梅头一天晚上因为自己父母一直没有正式拜访过公婆一家,与郝母发生争吵,郝冬梅质问母亲,如果自己嫁的是高管的儿子,父母也会不认吗?言外之意觉得父母看人下菜碟,郝母很生气,教育冬梅说话做事要有分寸感,即使是对父母、夫妻、朋友,都是如此。

这个分寸感的伏笔,在剧里有了第一次回应。郝母跟郝冬梅说打算去拜访周家时,是避开了周秉义的,我猜想一定也是给突发事件留出了空间,此外,作为省长夫人,一定也能想到,作为普通家庭的亲家可能会为接待省长亲家大费心思,没有当着周秉义的面说,应该也有这个原因。如果万一去不成也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去了,也是一个惊喜。但郝冬梅心急的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丈夫,周秉义兴奋之余,也没有过多考虑这里的细节,一回家就告诉了父母,这点从周父为了迎接亲家做出放弃拍全家福这个决定那一刻他的表情可以猜到。这件事,郝冬梅虽然做的没错,但是却缺失了一点分寸感。

没有正式的跟女婿提及要去拜访,但是又因为前一天吵架内容担心女儿误会和受伤,所以选择告诉了女儿没跟女婿说,这是作为郝母作为母亲和岳母的分寸感。我个人觉得郝母的分寸感掌握的刚刚好,但是很遗憾冬梅没有理解母亲的用意。当然郝母一定也猜到了女儿的直肠子,这一点从后续事情发展可以看出来。

果不其然,傍晚时郝父因处理事务繁忙再回家途中突发哮喘病被送入医院,郝母也赶往医院,情急之中还是给省长秘书打电话交代了一下去亲家的事,于是就有了精彩的一幕,省长秘书拉了一车的礼物到周家拜访,人走之后,周家全家人看着堆满一屋子的礼物没人说话,这些礼物,正是周秉义前一天送给岳父岳母的礼物,其中还包括周父从老家特意带来自己都不舍得喝的特级茶叶。

看到这里,剧情就有意思了,导演特意把周家一家人看着一屋子礼物的镜头多角度停留了很久,有点就让疑惑和矛盾在这停留,让子弹飞一会的意思,我还是头一次看一部年代国产剧看的这么上瘾。我第一反应,觉得郝家把礼物原封不动送回来,有两个可能:一是礼物是早就装好的,就是表明了不想认亲;二是情急之下顾不上交代秘书,秘书不知道情况,从家里储物间又把最近放进去的礼物拿了回来。仔细一想就可以排除第一种可能,不想认亲完全可以选择不回礼,不见面,这样更省事,不会再这样大费周折,不符合人物人设。那么第二种可能性就很大了。

突然郝冬梅打破了沉默,开口解释说,秘书可能拿错了礼物,但是周秉义打断了冬梅的解释,跟家人告辞后拉着郝冬梅离开了,看到这我又迷惑了,为什么不让冬梅解释呢?如果换做很多人,应该第一反应也是想解释清楚误会的吧。

好的电视剧就是这样,会给人很多思考和疑惑的空间。

紧接着,在回家的路上,两个人的一段对话,成了全剧我认为最高潮也是最精彩的一段。

郝冬梅继续跟周秉义询问,为什么不让把误会解释清楚?周秉义说,没有误会,然后就把今晚可能发生的事实又陈述了一遍,最后加了一句,这有什么误会呢?郝冬梅没听懂,继续问,这怎么不是误会呢?

说实话看到这我也没看明白,这明明就是误会啊。

接下来,周秉义说“不是我自卑,是他们傲慢,但这傲慢不是他们的错,是双方地位和差距的必然结果,解释这些只能再次强调这种差距。”

郝冬梅恍然大悟,不再说话。我看到这也恍然大悟,周秉义果然是人间清醒,对人性的把握可见一斑。

分寸感的伏笔,在剧里应该又一次得到回应。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把自己的委屈和不满放在一边,出离出自己的角色和社会关系,没有把矛盾继续升级到自己的小家庭,并且耐心的和枕边人分析并且疏导,这是周秉义作为丈夫的分寸感。

接下来剧里矛盾又一次升级了,“明白了”的郝冬梅回到家,把内衣的委屈和不满又一次撒到母亲身上,甚至说出让母亲气氛到打她耳光的话。

作为女儿,冬梅对母亲的分寸感,就没有把握好。不管父母做的好与不好,都不能用言语去讽刺和批判他们。毕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认知的局限,并且作为父辈,也有自己个人经历的影响,子女无法理解父母的内心,如果以自己的认知偏差去揣测父母并且批判,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伤害,本来可以好好沟通的事情,却变成了互相伤害甚至惧怕沟通。

作为妻子,冬梅对丈夫的分寸感,也没有把握好,试想一下,如果冬梅每天提前将父母要去丈夫家的事情提前告诉秉义,并且跟母亲沟通好,万一有什么事情耽搁了,也不用有负担,这样完全可以避免当天的事情,并且也会让母亲觉得女儿理解父母的苦衷。这样一来,三全其美。

剧情里还有一个关于分寸感的事件,就是周秉义让冬梅求郝省长一件事,帮周秉义妹妹的同学蔡晓光解决上大学的事情,郝母也委婉的提醒过冬梅,说这样做不合适,女婿的妹妹的同学,还是由冬梅亲自去找郝父说这件事,我们试着从那个年代的底色去理解,也是一件没把握好分寸感的事。

蔡晓光对周家有恩,也帮过周秉义的弟弟周秉坤解决工作,虽然蔡晓光与周家非亲非故,只是周蓉的一个执着的追求者,但是在周家眼里,一直是周秉坤的御用姐夫。所以当蔡晓光为自己的事情求到周秉坤时,周秉坤意识到自己去找嫂子说这个事不合适,提醒蔡晓光联系姐姐周蓉,这里周秉坤就做的很好。后来周蓉跟大哥周秉义提及此时,周秉义又去跟冬梅说,冬梅为了丈夫的事当然义不容辞。

这件事很有意思,在这一连串的亲属和利益链条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也有遇到危机事情的不顾一切,放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理解。但是对于郝省长和郝母来说,事情就是:自己的女儿为了自己丈夫的妹妹的同学,来求自己办事。作为女儿和女婿,想办成这件事,所用的方法,就缺乏分寸感。

如果冬梅先把这件事跟自己母亲聊一聊,听听她的看法,我想结果会有所不同吧。

归根结底,这部剧里有很多关于分寸感的剧情,给我的感触还是蛮深的。有时候,就是这个分寸感,把握不好,可能就酿成大错,错失机遇,给人不好的感觉。

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分寸感都很重要,这是一个没有时代感的微妙的词汇。我觉得分寸感,分解开来有两个逻辑源头,一个是换位思考,一个是认知提升。

换位思考,不是简单的站在对方的角度,还要去理解对方所处的环境和了解对方经历过什么,对方在特定事件和时点对一件事的态度和立场,以及面临危机情况可能采取的处理方式。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法做到深入的换位思考,至少在很多时候可以选择闭嘴或者去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了解对方,与对方沟通,避免在不了解全貌的情况下擅自做出判断、评价甚至是批判。

认知提升,就是要了解时代给人带来的局限,理解了这个局限,就不会强求人的神性,就不会对别人的认知局限和错误感到不适,就像大哥周秉义,没有因为委屈而迁怒自己的妻子,而是认真沟通,让对方也提升认知,并且共同把困难当成一项任务去面对。能做到出离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客观的对待人和事,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的。

关于分寸感的探讨,有这么两点浅显的认识,饭后茶余,偶有感触,随笔记下,以便在有更多和更新的认识时回望于此。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篇4

雕塑奋斗,让我们汲取拼搏的滋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是拼搏出来的。人如此,家如此,国如此。这种幸福不一定是大富大贵,只是一种精神的蝶变与升华,生活的充实与厚重;这种美好,也不一定是人间奇绝,或许,只是做到了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成功,虽然没有光彩夺目,但也在人生征程熠熠生辉。《人世间》里的人物非常平实,主人公们没有光环,踏踏实实地拼搏,平平淡淡地生活。但,在人间烟火里,我们看到的是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创作者共同抒写的是情义和正直。这正是我们普通人追求的幸福和美好,这正是普通大众的精神质感。

平凡人平凡事,彰显宽广温厚,昂扬拼搏坚强。我们在《人世间》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提升了自己,而这恰恰是培根铸魂、化人养心的教育作用和美育功能。《人世间》的人气“破圈”,源于内容的入心坎,源于贴心的温暖,源于跟普通人牵手一起向前行。这恰恰是艺术作品应该追求的价值。艺术应该是普通大众的,应该是反映时代奔腾的,应该是释放生活澎湃正能量的。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篇5

秉坤母亲静坐在逝去的老伴身边,手握着手,安详地相守而去。

热播大剧《人世间》的一个片段,竟让我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老辈人的感情简单却炽热,平凡却永恒。没有浮夸的表演,讲最平凡的人、最朴实的情,却道尽了人生悲欢离别,刻画出了最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

五十已过,中年的我最见不得看这种人间离别。妻说不知为啥我这几年变得好伤感,一个老男人动不动深夜流泪,也不怕人笑话。我咧咧嘴,不作回答。一辈子守在济南的她,显然不明白一个离开家乡几十年人的心事。

听过了太多不好的消息,错过了太多与故人最后相见的机会,我已经变得极其敏感、脆弱。白日里为了生活在外面克己奋发、拼命挣扎,不敢挫了锐气。唯有深夜,脱下了坚强的面具,躲在墙角,才敢把对故乡的相思,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化作两行孤独的泪水,默默地宣泄。而一待天亮,又装扮成了又一个精神抖擞的我。

剧情里周秉义说:“这个世界,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其实就这么几个,这就是你的全部世界”。

是啊,我的姥娘、舅舅、妗子、姨夫、姨娘、二大爷、二大娘、三大爷……我最在意的和最在意我的人就这么几个,却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继离世了,我却都没有见到最后一面。我的世界,就这样一点点地沉寂下来,我的异乡的夜也渐渐变得孤独、窒息和冷漠。

就在半个月前,我的三大娘又因病老去了。恰逢单位岗位调整,工作紧张,我只能抽周末匆匆回去祭奠一下老人,未等火化发丧,就紧急返回了济南。想想她老人家对我的恩情,再看看现在我的不孝,不禁自责不已、悲伤难抑。

更不幸的是,部门一同事的母亲一周前病故,另一同事的老父紧接着病重入院,人到中年,真是祸不单行、诸事无奈。我本不是一个善于安慰人的人,眼看着她们的哀痛无助,却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默默地多做些工作,来分担一下她们的压力。

生活的苦难与无奈,让我们这帮中年人沉默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也让我们慢慢明白了:活在世上,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痛苦与磨难都得自己承受。人生路上,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者,冷暖自知,真正能够帮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用《人世间》台词来说:“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走好一步,苦吗,嚼嚼咽了”。是啊,中年人的苦痛,只有自己扛、自己吞,嚼嚼咽了。

面对人世间生死离别,也让人明白了:“人生啊,不过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旅程,终点都是一样的”(周秉义语)。

是啊,人生如梦,福祸相依。得到不必喜,让你拥有一些,必将让你放弃另一些。失去无须悲,没有什么可以永远停留的,没了就没了。快乐和幸福不是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的,以平常心做平凡事,以真诚心待身边人。不抱怨、不嫉恨、不冷漠、不傲娇。学会与自己和解、不与他人结怨;学会爱惜自己、成全他人。其实,世间的事情既复杂又简单。自己简单了,世界就简单;自己快乐了,整个世界就快乐了。

想想看,很多事都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对亲人、对朋友、对同事做到无愧就好。“人呐,总是记住愿意记住的,忘记不愿意记住的”(周秉义语)。所以说,忘掉丑陋的、不愉快的东西,多想想美好的、快乐的值得思念的事情。当岁月流逝,当你老了的时候,当所有的东西都消失殆净的时候,唯有空气中飘荡的那份思念还恋恋不散,还有一些美好能够历历在目,那就够了,心安了,活得值了。

人世间观后感言(6篇)


 在日常交流中,感言能够传达情感与感受, 在日常交流中,感言能够传达情感与感受,优秀的感言模板你知道哪些呢?观后感范文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人世间观后感言 ”,这些资料为你提供参考和使用愿它们对你有所帮助!

人世间观后感言 (篇1)

由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中央一套黄金档热播。电视剧的热播也带动了原著书本的热卖,这部时间跨度50年115万字的力作,记录了当代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史,纪实的社会背景,丰满的人物情感,曲折的故事情节,引起了无数人的收看和追捧。

《人世间》以北方省会城市平民家庭周氏三兄妹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展现不同社会层面的生存状态,体现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交集,塑造了周秉昆、周秉义、周蓉、郑娟、蔡晓光等性格迥异、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人物群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旧貌新颜。

《人世间》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就是周秉昆,秉昆的善在家人眼里或许是庸俗,但在工友们眼中的是个大哥。他的真诚忠义,工人骨子里的刚正不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像极了我的父辈们,他们为朋友愿意付出一切,为邻里朋友时刻操心,活在人世间,就该相互给予温暖。如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看似平凡的人总能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展现出真诚和善良的品质。

你我皆凡人,世间终日忙,半刻难清闲。人只要抱定积极进取的精神,坚持永不言败的信念,才能持续的奋斗下去。看完这本书我对秉昆这个人物感到由衷的敬佩,敬佩他无论是面对何种困难还是家人的不理解从没有埋怨过,工作的不顺他没有抱怨,仍坚持理想依然为之奋斗。曾经的我是迷茫过,而现在的我敢于接受挑战,不会畏惧任何困难,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人生不是一片坦途,我们会有收获,也会经历挫折和苦难,大家相互激励,不忘初心方得终始,每一个人活在世上,必定要经历风两。趟过岁月冷暖,感知生命厚重,甜过,爱过,恨过,哭过,苦过,才是《人世间》。

人世间观后感言 (篇2)

《人世间》以小见大、一叶知秋。该剧以“光字片”社区周志刚一家五口近五十年的命运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将个人情感的悲欢离合与社会历史的沉重、浑厚交织在一起,既有内容上的历史感,又有情感上的感染力。

周家长子周秉义代表了从理想主义走向务实派的实干家,活跃在政界;女儿周蓉代表了活跃在文化圈的知识分子阶层;幼子周秉昆则是普通工人和私营个体户的代表,驻扎在基层人民中。周家父母是典型的中国式慈母严父。他们一家人的喜怒哀乐,串联起整个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写照。剧情一波三折、气势恢宏、视野广阔,具有史诗气质。

时间久、跨度大的时空设计,是展示重大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跌宕的影视剧必要元素。史诗的载体需要大跨度的时空设计来支撑。关于社稷变幻、命运浮沉,故事跨度没有数十年难以尽兴,这也是对传统戏曲、话本和小说的借鉴,《苏武牧羊》《赵氏孤儿》等均是如此。《人世间》共有58集,对重要时间点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该剧不仅有一个流畅、成熟的故事链条,对于周氏一家人的人物刻画也十分出彩。

长时段、大容量的“家国一体化”结构足以支撑写实的广度,但是决定写实力度的关键还在于对社会本质的认识。

《人世间》中,“光字片”社区有“仁义礼智信”五条巷子,本身就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个空间隐喻。该剧传承了中国人的伦理情感传统,以夫妻之情、父女之情、邻里之情构成的仁爱世界化解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周氏三兄妹的婚姻背后都有历史的后遗症和时代的创痛。周家大媳妇郝冬梅有不育症,女婿冯化成的日子过得胆战心惊,小儿媳郑娟前半生受尽了磨难……他们的婚姻最后都获得了周家父母和社区邻人的祝福。这些悲剧人物最后都以爱情抚平了过去的伤痕,每一段真爱背后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后来,周家发生变故,周母病重成为植物人。正是依靠“光字片”邻居的帮助,周家才度过了危机。

《人世间》中,引发矛盾冲突的更多是时代和人物性格造成的悲剧。普通人的苦难背后折射了社会问题和导演、编剧的反思态度。将社会反思与传统伦理情感、写实风格与言情段落相互交织,正是该剧成为一部有情怀、有温度、有品质的艺术作品的精妙之处。

人世间观后感言 (篇3)

当追完人世间这部电视剧,回头细品这首主题曲时,不禁催人泪下,正如评论家李书东点评: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整部电视剧讲述了周家人在光子片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光子片的故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也是奋斗出来的。人如此,家如此,企业和国家亦如此!

在整部电视剧中让我深深感受到,幸福不一定是大富大贵,也可以是精神的升华与蜕变,在生活中看清生活的本质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意义;美好不一定是人间奇绝,或许只是一份朴实无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虽然没有光彩夺目,但也能让人生征程上熠熠生辉。人世间里的人物朴实,并主人公们没有光环,脚踏实地拼搏,平平淡淡生活,但在人间烟火里,我们却看到了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创作者共同抒写了情谊和正直,这不正是我们普通人追求的幸福和美好!

作为起亚汽车员工的我们,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有自己的小家,企业也是我们家。我们身处不同的岗位,可能所做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亦是我们对这份工作的坚守,默默地付出,才创造出卓越的产品品质。企业发展比作一个家庭成长,我们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向阳而生,定能穿越坎坷,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人世间观后感言 (篇4)

周志刚和李素华,就是那个时代典范的父母爱情,聚少离多,各自分工明确,特别深刻的一句台词“春燕他妈电视都很少开说要把电视节目都攒着等她爸回来一起看,我也攒了好多话要跟你说”含蓄而深切的爱。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每次周父回来,都会和妻子两个人坐着聊天,周父会给妻子讲他待的那个地方的人和事!还有李素华脑溢血醒后,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但是当好几年你回家的周志刚,踏进家门,她包含深情地叫了声孩子他爸!周志刚泪眼婆娑过去拥抱了她,在那个时代还是挺难得的,父母能够拥抱。直到周父去世,母亲也握着他的手一同离开这个人世间。真的就是“生同裘,死同穴”了。

不禁让我想起以前的一个老病号-李伯。已是耄耋之年,患有阿兹海默症,谁都不认识,但是嘴里始终念叨着妻子的名字。口袋里有一张他们金婚的婚纱照,每次我们都会拿起照片问他这谁呀?他就说“张____”问他漂亮不?他说“漂亮”。问他“她在哪儿呢?”“她在家里”。他已经不记得他妻子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每次不吃药不吃饭的时候我们就说“吃下病就好了,张____在家里等你”他就乖乖地吃饭吃药了。有一种浪漫是我忘记了全世界,唯独记得你!

周秉义和郝冬梅

他俩应该算是大爱吧,周秉义没有因为郝冬梅父母下台和有机会晋升而放弃甚至意外不能生育而抛弃她,而郝冬梅也尽职尽责地为周秉义以及她的家人满意,也并没有因为周秉义工作因素长期异地而分开。周秉义想为家乡做事也想回去陪妻子申请回吉春当市长,以此同时郝冬梅也辞去了妇产科主任想去北京陪周秉义。最后郝冬梅去了寥落的体检了,也爆发了矛盾提出离婚,也在此时知道了周秉义得了胃癌。伺候郝冬梅不离不弃地陪在他身边。到退休后带着他去旅游。

周秉昆和郑娟的爱情就显得艰难无比,要突破世俗的眼光,和寡妇还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失明的弟弟。但是他们用他们的忠诚,忠贞善良和刻骨的相爱克服了各种质疑和障碍,可算是轰轰烈烈。其实郑娟是个很有力量的人物,忍常人所不能忍,就像周秉昆知道孙小宁喜欢他的时候,跟孙小宁说的“这我妈还说得挺对,郑娟这种人呢,就是老天派到咱们家的,谁家有这种人,那真就是蓬荜生辉啊,大人孩子都跟着好,虽说她不是你家开心果,但绝对是你家不灭的提神香,你看我妈说这话,老太太没读过书,但这话说得有诗意。”表明了立场还有对郑娟的爱。让孙小宁知难而退。郑娟对周秉昆不止是感激,而是有着很深的爱!外表看起来柔柔弱弱,内心却无比有力量,乃至对于楠楠的死,周秉昆坐牢这些接踵而至的祸。都能挺过去!至死相扶,细水长流!

周蓉与冯化成/周蓉和蔡晓光

剧里周蓉的这两段感情而且都有点刻骨铭心,不幸,却又幸运。青春年少极具个性的周蓉爱情至上,为了追随爱情吃尽了生活的苦,简直是有情饮水饱。而在落魄的时候诗人冯化成也给了她足够的她想要的浪漫。两个人就像世外桃源的神仙眷侣。然而终究抵不过中年后现实的鸡零狗碎,终于在一次为了分房送礼的事大吵一架,冯化成出轨了。崇拜是爱的基础,基础都没了还有爱吗?朱砂痣的爱情最终变成了蚊子血,以离婚收场

而周蓉一直都是蔡晓光心里的白月光,从年少时的喜欢到暮年的爱,还有包容她的一切。那么喜欢她还是帮她去贵州打掩护,一直在她背后支持她。他爱她给了她最大的自由。爱也是一种成全。在任何她需要的时候都在她背后。周蓉的一生是让人羡慕的,之所以能保持初心,一是她心里的那份坚持,还有就是她生命中的几个男人的成全。蔡晓光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最本真的那个她!

周楠和冯玥

周楠和冯玥的爱情属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开始是表兄妹,年龄相近,从小到大都无话不说。在知道了楠楠并非周秉昆亲生的时候,正值青春期的悸动。于是互相有好感的两个人开始把亲情转变成爱情了,但是两人一直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爱情的力量是伟大,互有好感的两个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双双考上了北大。冯玥像极了母亲。她的爱是很热烈的。而周楠其实更像周秉昆是隐忍的。然后青春美好的爱在周楠去美国留学遇害后戛然而止……

对冯玥来说,周楠太重要了,占据了她人生伊始的情感依托,精神支柱。他也是她的人生中,难得的那点温暖。

人世间观后感言 (篇5)

电视剧《人世间》这部作品,贵在真实,在这部作品中的人物,都有历史原型,作者梁晓声根据身边发生的故事,进行了描述和改进,所以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感受不到丝毫的距离感,因为这就是上一辈人的生活状态,虽然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是对于当时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我们也可以从父辈的描述中,大概有所了解。

相信大家对于这部电视剧的结局,也非常好奇,周家三兄妹的结局,也牵动着观众们的心,当然是周秉昆的那些好兄弟们的结局,也让大家充满了期待,毕竟以外人的眼光来看,周秉昆的资源很好,但是因为周秉昆为人正直善良,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麻烦别人,所以他很少利用自己身边的这些资源,经常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

在最后的结局中,周秉义确实成为了一个正直善良的官员,周秉义把最无私的一面,给了人民群众,但是将最无情的一面,展示给了自己的亲兄弟,他没有帮助过周秉昆什么,反而是周秉昆,这些年一直在父母面前尽孝道,周秉义时不时回家看望父母,对父母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周秉义就像是一个家庭中的面子工程,外人看起来很伟大,只有自己人才知道有多不容易。

周蓉最后又结婚了,这一次是和自己的青梅竹马结婚,虽然没有特别期待,但是也算是顺理成章,但是周蓉的结局,并不是很幸福,因为她有一个不省心的女儿,冯玥让周蓉操碎了心,在父母去世之后,周秉义和周蓉,对自己的小弟也很一般,当初他们出门在外,也从未想过给家里任何支援,现在父母离开了,他们更不可能给周秉昆任何帮助,周蓉最后也体会一下,做母亲的不容易。

周秉昆和郑娟辛苦了一辈子,但是最后失去了周楠,虽然还有儿子周聪,但是周聪这个孩子,没有周楠靠得住,做什么事情,都有点自私,周聪的媳妇对周秉昆两口子,也不是很待见,这两人虽然很善良,但是最后的结局,其实并不是很幸福,他们的幸福,也只是伪装出来的,只是不想给自己的孩子找麻烦,所以假装一切都很好,其实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这一点和周志刚两口子也很相似。

最后周秉昆的那些好友们,也都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了,因为利益纠葛,关系也都恶化了,只有国庆夫妻对周秉昆还不错,毕竟周秉昆把一套房子都给国庆了,看起来这部剧的结局很圆满,但是看懂之后,才明白结局是一个悲剧,因为这个结局告诉我们,父母一旦离去,任何人都无法依靠,兄弟姐妹也不例外,所谓的兄弟情,也撑不过岁月的摧残,到最后能陪伴我们的,只有自己的伴侣。

人世间观后感言 (篇6)

最近在追《人世间》,这部电视剧拍摄的很细腻,从剧情、台词、选角到拍摄,都很细节控,昨晚演到第17集,我觉得颇为精彩。

周家大哥周秉义和妻子郝冬梅大年三十要回周家拍全家福,回家前,郝冬梅母亲郝母向女儿单独透露当晚要去周家探望。郝冬梅在回婆家路上告诉了周秉义这个消息,俩人一到周家也立刻告诉了周父,周父便决定不去拍全家福了,动员全家十几口清扫家里,就连门外的公共厕所也不放过,重视程度可见一般。毕竟嘛,亲家公是省长,不是一般的亲家,并且头一次见面,隆重一些没毛病。

剧里边有个细节,郝冬梅头一天晚上因为自己父母一直没有正式拜访过公婆一家,与郝母发生争吵,郝冬梅质问母亲,如果自己嫁的是高管的儿子,父母也会不认吗?言外之意觉得父母看人下菜碟,郝母很生气,教育冬梅说话做事要有分寸感,即使是对父母、夫妻、朋友,都是如此。

这个分寸感的伏笔,在剧里有了第一次回应。郝母跟郝冬梅说打算去拜访周家时,是避开了周秉义的,我猜想一定也是给突发事件留出了空间,此外,作为省长夫人,一定也能想到,作为普通家庭的亲家可能会为接待省长亲家大费心思,没有当着周秉义的面说,应该也有这个原因。如果万一去不成也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去了,也是一个惊喜。但郝冬梅心急的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丈夫,周秉义兴奋之余,也没有过多考虑这里的细节,一回家就告诉了父母,这点从周父为了迎接亲家做出放弃拍全家福这个决定那一刻他的表情可以猜到。这件事,郝冬梅虽然做的没错,但是却缺失了一点分寸感。

没有正式的跟女婿提及要去拜访,但是又因为前一天吵架内容担心女儿误会和受伤,所以选择告诉了女儿没跟女婿说,这是作为郝母作为母亲和岳母的分寸感。我个人觉得郝母的分寸感掌握的刚刚好,但是很遗憾冬梅没有理解母亲的用意。当然郝母一定也猜到了女儿的直肠子,这一点从后续事情发展可以看出来。

果不其然,傍晚时郝父因处理事务繁忙再回家途中突发哮喘病被送入医院,郝母也赶往医院,情急之中还是给省长秘书打电话交代了一下去亲家的事,于是就有了精彩的一幕,省长秘书拉了一车的礼物到周家拜访,人走之后,周家全家人看着堆满一屋子的礼物没人说话,这些礼物,正是周秉义前一天送给岳父岳母的礼物,其中还包括周父从老家特意带来自己都不舍得喝的特级茶叶。

看到这里,剧情就有意思了,导演特意把周家一家人看着一屋子礼物的镜头多角度停留了很久,有点就让疑惑和矛盾在这停留,让子弹飞一会的意思,我还是头一次看一部年代国产剧看的这么上瘾。我第一反应,觉得郝家把礼物原封不动送回来,有两个可能:一是礼物是早就装好的,就是表明了不想认亲;二是情急之下顾不上交代秘书,秘书不知道情况,从家里储物间又把最近放进去的礼物拿了回来。仔细一想就可以排除第一种可能,不想认亲完全可以选择不回礼,不见面,这样更省事,不会再这样大费周折,不符合人物人设。那么第二种可能性就很大了。

突然郝冬梅打破了沉默,开口解释说,秘书可能拿错了礼物,但是周秉义打断了冬梅的解释,跟家人告辞后拉着郝冬梅离开了,看到这我又迷惑了,为什么不让冬梅解释呢?如果换做很多人,应该第一反应也是想解释清楚误会的吧。

好的电视剧就是这样,会给人很多思考和疑惑的空间。

紧接着,在回家的路上,两个人的一段对话,成了全剧我认为最高潮也是最精彩的一段。

郝冬梅继续跟周秉义询问,为什么不让把误会解释清楚?周秉义说,没有误会,然后就把今晚可能发生的事实又陈述了一遍,最后加了一句,这有什么误会呢?郝冬梅没听懂,继续问,这怎么不是误会呢?

说实话看到这我也没看明白,这明明就是误会啊。

接下来,周秉义说“不是我自卑,是他们傲慢,但这傲慢不是他们的错,是双方地位和差距的必然结果,解释这些只能再次强调这种差距。”

郝冬梅恍然大悟,不再说话。我看到这也恍然大悟,周秉义果然是人间清醒,对人性的把握可见一斑。

分寸感的伏笔,在剧里应该又一次得到回应。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把自己的委屈和不满放在一边,出离出自己的角色和社会关系,没有把矛盾继续升级到自己的小家庭,并且耐心的和枕边人分析并且疏导,这是周秉义作为丈夫的分寸感。

接下来剧里矛盾又一次升级了,“明白了”的郝冬梅回到家,把内衣的委屈和不满又一次撒到母亲身上,甚至说出让母亲气氛到打她耳光的话。

作为女儿,冬梅对母亲的分寸感,就没有把握好。不管父母做的好与不好,都不能用言语去讽刺和批判他们。毕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认知的局限,并且作为父辈,也有自己个人经历的影响,子女无法理解父母的内心,如果以自己的认知偏差去揣测父母并且批判,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伤害,本来可以好好沟通的事情,却变成了互相伤害甚至惧怕沟通。

作为妻子,冬梅对丈夫的分寸感,也没有把握好,试想一下,如果冬梅每天提前将父母要去丈夫家的事情提前告诉秉义,并且跟母亲沟通好,万一有什么事情耽搁了,也不用有负担,这样完全可以避免当天的事情,并且也会让母亲觉得女儿理解父母的苦衷。这样一来,三全其美。

剧情里还有一个关于分寸感的事件,就是周秉义让冬梅求郝省长一件事,帮周秉义妹妹的同学蔡晓光解决上大学的事情,郝母也委婉的提醒过冬梅,说这样做不合适,女婿的妹妹的同学,还是由冬梅亲自去找郝父说这件事,我们试着从那个年代的底色去理解,也是一件没把握好分寸感的事。

蔡晓光对周家有恩,也帮过周秉义的弟弟周秉坤解决工作,虽然蔡晓光与周家非亲非故,只是周蓉的一个执着的追求者,但是在周家眼里,一直是周秉坤的御用姐夫。所以当蔡晓光为自己的事情求到周秉坤时,周秉坤意识到自己去找嫂子说这个事不合适,提醒蔡晓光联系姐姐周蓉,这里周秉坤就做的很好。后来周蓉跟大哥周秉义提及此时,周秉义又去跟冬梅说,冬梅为了丈夫的事当然义不容辞。

这件事很有意思,在这一连串的亲属和利益链条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也有遇到危机事情的不顾一切,放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理解。但是对于郝省长和郝母来说,事情就是:自己的女儿为了自己丈夫的妹妹的同学,来求自己办事。作为女儿和女婿,想办成这件事,所用的方法,就缺乏分寸感。

如果冬梅先把这件事跟自己母亲聊一聊,听听她的看法,我想结果会有所不同吧。

归根结底,这部剧里有很多关于分寸感的剧情,给我的感触还是蛮深的。有时候,就是这个分寸感,把握不好,可能就酿成大错,错失机遇,给人不好的感觉。

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分寸感都很重要,这是一个没有时代感的微妙的词汇。我觉得分寸感,分解开来有两个逻辑源头,一个是换位思考,一个是认知提升。

换位思考,不是简单的站在对方的角度,还要去理解对方所处的环境和了解对方经历过什么,对方在特定事件和时点对一件事的态度和立场,以及面临危机情况可能采取的处理方式。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法做到深入的换位思考,至少在很多时候可以选择闭嘴或者去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了解对方,与对方沟通,避免在不了解全貌的情况下擅自做出判断、评价甚至是批判。

认知提升,就是要了解时代给人带来的局限,理解了这个局限,就不会强求人的神性,就不会对别人的认知局限和错误感到不适,就像大哥周秉义,没有因为委屈而迁怒自己的妻子,而是认真沟通,让对方也提升认知,并且共同把困难当成一项任务去面对。能做到出离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客观的对待人和事,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的。

关于分寸感的探讨,有这么两点浅显的认识,饭后茶余,偶有感触,随笔记下,以便在有更多和更新的认识时回望于此。

本文来源://www.ghp7.com/g/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