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网 >地图 >小学生观后感 >

浪漫主义的观后感

浪漫主义的观后感

时间:2024-01-25 作者:观后感范文网

浪漫主义的观后感5篇。

这是一份观后感范文网的编辑为您制作的“浪漫主义的观后感”期待让您喜欢。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相当多值得欣赏的优秀影视作品,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许多,学习到许多。观后感是我们与世界的交互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改变,在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提供自己的反思和体验。还在为写作品名观后感而烦恼?我所提供的以下信息是我经历过同样困境得出的建议!

浪漫主义的观后感 篇1

《浪漫主义的根源读后感》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艺思潮、文化运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盛行于欧洲。它注重个性、强调情感、反对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它的出现历史背景是欧洲历史上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背景,与当时社会、人民的现实密切相关。

《浪漫主义的根源》是一本介绍浪漫主义思想和文化运动的书籍,由英国文学批评家、文艺理论家欧文·M·西曼(Owen M. C. SImin)编纂而成。该书以非常生动的方式解释了浪漫主义的含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文学、艺术、音乐领域的表现。

在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浪漫主义运动的起源。它的产生有三大主要原因:第一,启蒙运动思想的衰退。十八世纪后半叶,启蒙运动的思想渐渐没落。它的理性主义思想和杠杆式的语言逐步被认为是死气沉沉的,缺乏生命的力量。第二,社会变革和阶级矛盾的加剧。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剧,使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创造出了大量贫困、失业、犯罪的无家可归者。第三,对古代文化的赞美和抵抗。观念和文化的转向迫使人们将古典主义的理性和秩序放在一边,开始关注本能和感情,并纪念、怀恋了过去的历史时期。

接着,作者介绍了浪漫主义的文学表现。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情感、非理性、超自然、民间和异国情调。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主题通常是个人的精神历程和情感的表达,描绘了人性复杂、无穷无尽的各种形式,偏爱歌颂自然、爱情和伟大的历史。同时,浪漫主义还试图探索超自然现象,并在其中寻找存在的神秘和奇异性。

书中还提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和音乐表现。浪漫主义的艺术和音乐具有高度的情感和表现力,追求奇异和神秘的效果。艺术家试图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从内在的感觉面对外界世界。此外,浪漫主义的艺术和音乐追求的传统和异域同样重要。在这种形式下,流行的艺术家总是试图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处,通过对古老文明的赞美和未知领域的探索,寻找一种新的美的方式。

《浪漫主义的根源》这本书在介绍浪漫主义文化运动的同时,深刻地阐述了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原因和影响,并立足于文学、艺术、音乐领域的具体表达,全面而准确地展示了浪漫主义在思想、文化与艺术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价值,非常值得阅读和思考。让我们回头来看这一浪漫主义时期的特点,亦或是对今天的生活和宣扬,仍是多方面、多层面的重要思想资源。

浪漫主义的观后感 篇2

(2008-09-26 09:53:49)

**▼研究韦伯的人都知道在韦伯研究中存在着两个韦伯:一个是“二战后的美国韦伯”,一个是“一战前后的德国韦伯”。它们都是后人研究韦伯时对韦伯思想的学术诠释。不同的是,对于同一个韦伯,他们的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美国韦伯”主要由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学者所制造,这个“韦伯”创造了一套普遍适用的“现代化理论”,是“现代社会学之父”。但这个“韦伯”在七十年代以后越来越遭到另一个“韦伯”——韦伯故乡的“德国韦伯”的挑战,“德国韦伯”认为韦伯终其一生都反对所谓“历史普遍规律”,反对把社会科学系统化,因为韦伯本人就说过:“一种系统化的文化社会科学这一观念本身就不知所云”,而追求普遍化和系统化的努力将使学术研究落入“黑格尔泛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一元论”的窠臼。

从目前来看,“解构美国韦伯,重构德国韦伯”已成韦伯研究大势,相比之下后者显得更加理由充足,因为前者最大的毛病,是没有从韦伯著作的文本脉络和韦伯本人的思想历史脉络出发来研究韦伯,其先验的成分明显多于实证,以致离真实的韦伯相去甚远,但这却为后者所避免。WWW.GhP7.cOm

假如“德国韦伯”更靠近真实的韦伯的话,我们有理由说韦伯是当代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思想先驱之一。事实上这一点已经被人所指证,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后现代主义虽然产生于本世纪的后半期,但本世纪初时其问题就已经毕露无遗,这给一些心智上的早熟者引发了思想上的困顿,而韦伯就位居其中。读韦伯在1919年的著名演说《以学术为业》(与另一演说《以政治为业》合编成《学术与政治》一书),不难感受到“德国韦伯”分明更有说服力,我们发现了一个在地狱中备受煎熬的韦伯,对现代性给人造成的痛苦,韦伯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早具有意识的先觉者,他在这篇演说里所做的工作因此便是解构,是对以往的学术(科学)和价值系统的剥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酝酿的时候,韦伯以他无与伦比的智慧和现实宣告了知识浪漫主义的终结,尽管这是无奈的。

在《以学术为业》里,韦伯正在建立起一种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知识观告诉人们必须以另外的方式来重新认识世界和人自身。

韦伯的新知识观在于他对人类学术和科学活动的中心认识。核心问题是知识与价值的二元对立。首先,他指出:随着科学(广义地说,是学术,在德语中,科学和学术是同一个词)的发展,人类拥有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已经**。

缠绕于晚年韦伯的始终是托尔斯泰的那个重大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惟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怎样生活?

”这个问题换句话来说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命还有终极意义吗?试图寻找终极意义的韦伯在此陷入了大悲哀:

用来为人类生活提供确定性的科学知识已失去往日的光辉,科学知识不仅无法证明自身的价值,对于“科学所描述的这个世界是否值得存在——它有某种‘意义’,就更难以证明了。”而这一切都**于科学的“除魅”——这种“在西方文化中已持续数千年”的“科学既隶属于其中,又是其动力”的无限“进步”和理智化过程,已使人类生活就“内在固有的意义而言”,“不可能有个终结”。韦伯在此已毫不留情将价值从知识中剥开,这无疑颠覆了西方文化长期以来对知识的认识。

在韦伯之前,对知识的探求一直构成了西方人求证价值确定性的基本方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观影”之喻,那个在洞穴中转过身去的人是哲人,他所看到的阳光代表着的是科学真理,唯有这样的真理,人才不会为幻觉和影子所惑,努力达到真正的实在即“知识”。而对于近代西方人来说,科学则是“通向上帝之路”,是“通向真正的自然之路”,是“通向艺术的真实之路”,无论是奥古斯丁和斯宾诺沙的宗教理性还是培根和笛卡尔的科学理性,都在作着相同的努力,那就是用知识(神的或世俗的)来寻找意义。在既往的西方文化史上,知识与价值、意义基本上是同义词,然而韦伯对此却摇了摇头,“科学思维的过程构造了一个以人为方式抽象出来的非现实的世界,这种人为的抽象根本没有能力把握真正的生活”,科学知识中的两个伟大工具:

观念和理性实验,已丧失其“通向真正的实在”的原初预设。科学和学术的发展使科学变成了卡尔·波普尔所说的“可证伪的”一种东西,科学于是与真理不再关联而仅仅是一些事实知识。“今天,作为‘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者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

它也不属于智者和哲人对世界意义所做沉思的一部分”。韦伯如是说。

与解构知识相伴而生的是解构价值。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价值的统一性来自于知识的统一性,在柏拉图眼里,知识是真正的实在,而真正的实在当然只会是一元,是知识与价值、意义的同构,既然知识的统一性已不存在、价值已无法从知识中得到证明,那么价值和意义便没有了标准化的参照可供验证,价值便只有从普遍转向独特。韦伯因之主张起价值“多神论”,他说:

“世界上不同的价值体系有着相互冲突的立场。我不打算赞同詹姆斯·穆勒的哲学,但他在晚年就这个问题所说的话却是正确的:如果从纯粹经验出发,必入多神论的领地”,“对于法国人和德国人的价值,我也不知道如何去‘科学地’做出判定。

”这种价值“多神论”意味着对单一化信仰的诉求已完全丧失合法性,如一些现代性理论者所主张的普适性价值,也便构成信仰的僭妄。

知识的“除魅”,知识中神性和诗意浪漫的退隐,使寻求知识的过程由“天职”变为了“职业”,人类学术活动因此不再具有神圣性,套在知识发掘者身上的光环随之一起消失。韦伯在解构完知识和价值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解构起那些“以学术为业”者,他说:学术界应排斥“先知”,学术应与政治分离。

韦伯主张,知识人不应继续充当新时代“先知”的丑角,而应该保持“头脑的清明”,实行价值中立,因为,“一名科学(学术)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学术界的先知所能创造的,只会是狂热的宗派,而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共同体。”

韦伯对知识浪漫主义的解构,上承尼采的“上帝死了”,下启福柯的“人死了”,他所发出的声音是“知识死了”。韦伯的知识观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首先,它使我们看到了知识和理性的极限。

“知识就是力量”、“我思故我在”的知识万能、理性万能信念已变得有些可笑,知识和理性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极其有限的,它对人类价值领域的事情基本上已无能为力,今天,任何包含了价值判断、宣称可以对人类的问题予以根本解决的知识系统一旦产生,都将成为乌托邦工程式的宏伟叙事,其前途的不确定性将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风险。第二,它使我们能够看到价值和意义本身的极限。既然在价值上已不存在普遍性,那么寻求价值统一性便已毫无必要,而必须奉行起多元主义立场,尊重相对和差异。

其三,它使我们看到了知识者的限度,知识者同样已遭到理性的“除魅”,已经不宜像以往一样仍然充当价值和意义的代言人,学术就是学术,与价值判断需要拉开距离。传统知识者的精英意识、引路人心态,开始变得有些不合时宜,“摩西”式的知识者已过时于这个时代。

韦伯对知识的颠覆破坏了人类对知识的美好期待,但它却能使人警醒。事实上,他实人类看到了自己的极限,人类的智慧在价值和意义领域变得越来越薄弱。既如此,人类又该如何使用知识和智慧呢?

韦伯从反方向给人类指出一种可能性,他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而告诉了我们应该不去做些什么,但“不做”却又构成了“做”的前提。也许是巧合,韦伯的声音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思想学术界几成大音,九十年代的中国知识者所倡导的“学术凸显,思想淡出”禀承着的无疑就是韦伯的思路,“不做”“先知”和预言家的明智大概正是**于“头脑的清明”,但这一切又是以反复了几次的“做”为铺垫的,未免又带浓浓的悲剧味。当现时的所谓“自由主义”的、“新左派”的种种言路都大张旗鼓争取话语权力的时候,我想他们不能不去体验体验本世纪初的韦伯,这应当可以使我们避免一些无聊和偏执,也可以使我们避免一些重复和无谓,毕竟,在这方面我们拥有的教训已经够多了。

浪漫主义的观后感 篇3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四五年前,偶然读到了两三节《大地上的事情》,便被苇岸震撼了。苇岸的作品是这世界上稀缺的珍品,作品隐藏的是这世界最需要而又最缺乏的一种精神一种情怀。可惜天不作美,让苇岸在年轻的三十九岁就离我们远去;这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让人揪心,这么善良这么高贵这么美好的生命,为何偏偏这么早离去呢!读着《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更有生命被拦腰砍断的感觉。天啊!苇岸,您在天堂可好?地上有人想念您。这四五年,找苇岸的书找得好苦。7日零时,在当当上再次搜找,找到了!高兴当然是不可名状,当即下单购了两本,今天怀着激动的心情收到了书。感谢花城出版社!感谢当当!为这本书也要感谢当当,虽然当当一般都是教我很不满意。翻看版权页,印数只有区区的5000册。中国这么大,苇岸的读者就这么少!再次感谢花城出版社,感谢林贤治先生,只有不以经济为主导,只有这样的文化担当,我们才能读到这样的好书……

浪漫主义的观后感 篇4

受一位很喜欢以赛亚伯林的读书up主影响,我也开始读伯林。读的第一本就是《浪漫主义的根源》。原因很简单,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语言/国别对作家写作风格的影响,而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一赫尔德一直强调“归属的观念”与我浅陋的想法不谋而合。第二,我更偏向于现实主义“被击溃的受难者”的风格,对浪漫主义有些不以为然。

伯林的这本演讲集才思敏捷、汪洋恣意、一气呵成;对浪漫主义的定义、发展、如何承启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如何影响后世的文化艺术甚至政治都有很深刻的见解。

浪漫主义的定义,比起理论化的解释,我更喜欢抽象一点的解释,毕竟理论化的解释很不浪漫主义。“用有限表示无限,用有形表示无形,用死亡表示生命,用空间表示时间,用言说表示那些无以言表的东西。”更切合价值创造和无止境的自我创新。

伯林将浪漫主义的结局归于自由主义,归于宽容,归于对行为得体和对不完美的生活的谅解,归于对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把我心中的关于浪漫主义的理解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浪漫主义的观后感 篇5

公管***魏炜明

《浪漫主义的根源》这本书对我来说的确是很难消化。首先,书中举例的哲学家、美术家等人的名字,我感到十分的陌生;再加上译者在翻译后记中提到了,本书是众多来自柏林的脱稿演讲,导致在语言上具有文学化、激情化的特点,读的时候往往抓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我不喜欢阅读外国文献的原因,迫于英文水平而读中文译本,接西方地气的文字总是让我难以集中精力。但翻译成中文的西方作品也必须有其独特之处。读完这本书,我能模糊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给我们的意思。

我便想着我们查阅史料和分析历史去探寻浪漫主义的根源对我们如今到底有什么指导意义,关于这点我会慢慢说来。

我们有必要梳清本书的框架。《根源》首先提出了究竟怎么去定义浪漫主义,然后告诉我们启蒙运动自身所存在的裂缝和浪漫主义的先声,介绍了对浪漫主义贡献颇大的几位哲学家,引出了浪漫主义盛大时候的状况,最后讲述了浪漫主义在当代的影响。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从浪漫主义的产生到浪漫主义在近代的表现,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到他们的继承人,详细叙述了浪漫主义的前世今生。

正如《时代》杂志所说,阅读这本书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意识形态挑战,我认为它也是与18世纪许多明星的对话。这些圣人强烈地表达了他们对理性、意志、自由和选择的态度,使我感到自己思想的局大局限性。正是阅读他们对这些理性的看法,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正如作者一开始所说,他对浪漫主义的定义对读者来说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概括,而是以其他方是传达浪漫主义的意义。他提出“主导模式”的观点,认为不仅是思想史,就连其他有关意识、观念、行为、道德、政治、美学方面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主导模式的历史。他指出,希腊哲学或希腊古典文学以几何或数学模型为主,宗教信仰神圣化和犹太文化主要**于家庭生活。

这也是18世纪物理、化学等文明发展主导模式下的原则,也是启蒙运动的科学依据。欧洲遵循理性原则。导致大革命爆发的是普遍理性原则、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所以浪漫主义的产生是由它引起的。作者给我的答案是欧洲意识领域的剧变,这种剧变足以使他们不再相信世上存在着普适性的真理,不再相信人类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除弊匡邪,不再相信智识之人可以运用他们的理性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作者随后便摘取了几个出自曾经就定义这个题目展开过论述的最杰出的作者之手。我认为,这些大家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的讨论无非就是激情、美丽且有趣的,当然也存在各种批驳,这个定义也是各有各的说法,难以统一。如同洛夫乔伊一样,我在读关于浪漫主义的定义的这一部分时也产生了绝望之感。

因此,作者指出,唯有使用耐心的历史方法,通过回顾十八世纪初期,逐一思考当时的情形,逐一思考哪些因素颠覆了十八世纪,哪些因素的结合和融合导致了十八世纪后期的变化,引起了西方意识的最伟大的变革。

因此,首先理解启蒙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理性主义有三个传统命题,一个是问题必须有答案,另一个是答案是可知的,第三个是答案是相容的。启蒙运动认为,答案不能通过神的意志、传统和教条获得,而只能通过正确运用理性。

启蒙的理想是,如果我们正确地运用理性,我们可以在物理学领域建立秩序,那么我们也可以在人类思想的伦理、政治、美学等混乱领域建立秩序。运用理性原理可以证明人们在大多数时候是如何相同的,以及相同的原因如何导致相同的结果。启蒙主义企图建立一个规律和方法使得人们可以生活得幸福、自由、道德和正义,相信世上存在着某些客观的、始终如一的、永恒不灭的、固定不变的实体,不同地方的人都能为之愉悦的愉悦形式。

然而,来自启蒙运动的孟德斯鸠认为,不同地方的人并不相同。他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总体上属于一般相对主义,必然与启蒙运动相矛盾。休谟的观点有了更大的突破。他举例说明,信仰不具有推理的确定性,也不能用真实的事物,如表。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明显削弱了启蒙的基本理念。孟德斯鸠和休谟虽然都在启蒙思想的墙上留下了凹痕,但他们并没有完全否定定理的原理。真正的反启蒙思潮起源于那些德国人。

10、 由于种种原因,德国在七、七世纪没有建立起集权的民族国家,其文化也饱受外国战争的困扰,这使得国感到受到伤害和屈辱。正是这种屈辱导致了虔诚运动的发起和对德国的渗透。这就是浪漫主义的真正源头。

德国虔诚派的定位导致了强烈的内向生活方式和对财富和罪恶的强烈憎恨。同时,法国的激进分子和左派大多来自上层,这一事实激怒和羞辱了德国人,导致了人们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强烈不满。哈曼的出现开启了浪漫主义的进程和整个反启蒙思想。

当然,过度的理性主义压抑着人们的情感,理性主义冲击着传统宗教,反科学、***欲望的潮流正在来临。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赫的赫康德真正浪漫的父亲。赫尔德有三个观点对浪漫主义做出了贡献。

表白主义的观点、归属的观点和真理是不兼容的观点。他认为正常的人都能也必须表白自己的本性,艺术也是表白的一种,词语是人表白的介质。至于归属,他强调每一种文化的价值都隐藏在特定文化的理想中,理想有其坚实的基础。

理想也是不相容的,这直接影响到真理在启蒙中是相容的命题。赫尔德的观点显然对于开启人们的人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鼓励了人们敞开心扉去表达自己的本性,并且他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理想没有对错之分,都是可以接受的和兼容的。

康德说他痛恨浪漫主义,憎恨一切幻想但是还是被后人称为浪漫主义的父执之一,我认为显得有一些讽刺。同属于虔敬派的康德,有一种对于人的内心生活和道德生活深切的关注。我对康德的道德观十分的欣赏。

他强烈地反对任何一种支配人的形式,只有那些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选择的人才能成为人。拒绝同情也拒绝慷慨,因为人与人是品等的,施舍的人对于被施舍的人来说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宁愿**待也不愿意被同情,颇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意味。康德的自然观指出,自然是人的敌人或是中性材料铸造出来的食物,当人处于最自由的状态时,处于登峰造极之时,就能统治自然。

作为继承者的席勒我也不过多阐述,大多传承了康德的思想并做了改进。但费希勒的知识论的确对我的启发很大,他指出知识只是工具,对于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想象性的自我来说,知识只是自然服务于有效生活和行动的工具,这种观点颇具实用主义。我最有感触的是他说,人是一种持续进行的行动,人必须坚持不懈地生成和创造才能臻于完美,一个不再创造的人,一个只是单纯接受生活和自然所赐的人,其实已经死了。

这一点我不免想到了我的一些朋友,他们每天过着机械般的生活,有课上课,没课玩耍,作业敷衍,不求进取,我仿佛觉得他们就像死了一般没有任何追求,只是单纯地混日子。

在奔放的浪漫主义这一章,作者提到了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论述。三个重要的因素从美学、道德和政治方面深刻影响了浪漫主义,他们依次是:费希勒的知识学,法国大革命,以及歌德的著名**《威廉迈斯特》。

费希勒的知识论所表达的“我愿故我在”的强调自我的观点随后主导了浪漫主义的想象。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和拿破仑战争引起了德国人受伤的民族情感的爆发,滋养了浪漫主义思潮,最终成为对于民族意志的肯定。歌德的**《威廉迈斯特》,把思绪从各种限制、束缚和囚禁我们的传统分类中解放出来。

最后,指出浪漫主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世界是一个永远挺身向前、永远自我创造的过程,不存在一个你必须适应的模式,试图规划一系列标准、规律和公式,是一种自我放任,最终也是自杀性的愚蠢。这也可能就是浪漫主义的核心,不约束于固定模式,向往一个无限不能达到的理想,用有限的方法来表达无限的艺术,它正是意志和无意识的结合。

浪漫主义在当代的延续是存在主义。

我们需要思考,浪漫主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无疑,它给予了我们艺术自由的观念,对人类事务做出一个统一性回答很可能是毁灭性的。那我们去追溯浪漫主义的根源的理由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在开头就已经提到了。我想,浪漫主义之所以存在发生必然有它的理由,它所诞生的那个时代,理性原则大行其道,人们高举理性的气质来抨击旧制度和旧宗教,具有一种激进主义的特点,过分的理性也给当时的一部分人带来的困扰,一种情感上的压抑。人们妄图建立的共通的原则是否真的是通往幸福世界的捷径,正是一部分人的思索,这种思索也渐渐引起了人们对理性主义的反思。

所以,我认为浪漫主义是对理性主义的修正,是那个时代必然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强调的阴和阳的关系。浪漫主义的根源,也就是**于过分的理性,没有过分的理性主义也不会有浪漫主义来调和。

本文来源://www.ghp7.com/g/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