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网 >地图 >电影观后感 >

电影十三观后感

电影十三观后感

时间:2024-01-03 作者:观后感范文网

电影十三观后感1000字。

今天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有关“电影十三观后感”的相关信息,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被故事情节吸引之后,内心久久难以平复。在观看之后,我们如果想要保留这份美好,应当写一份观后感,每次写完观后感我们都能发现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有所提高。你知道作品名观后感的基本格式规范吗?

电影十三观后感(篇1)

x月xx日x点,应太原教育学院中文系朱仁声教授邀请,在解放电影院**了高迪斯******的法国电影内部片《十三》。影片故事情节是:在法国西部海边的一个小镇,一位老者住在旅馆悠闲的休假;一天收到一份邮件,结果一连几天喝的酩酊大醉,并且试图自杀被抢救;最后还是自杀了。

他们参加了xx个人的赌博。xx人每人有一把左轮枪,握住前面人的头,形成一个圆圈,带动左轮枪依次射击。最后剩下兄长(x号)和年轻的房屋维修工(xx号)决斗;xx号赢了。

xx背后的老板占了大部分赌资;xx只占了一小部分。x号的弟弟,一是为兄长报仇,二是为抢钱,枪杀了xx号。

影片告诉我们:赌徒是没有姓名的,我们不知道xx名赌徒的姓名,赌徒是按编号**的;赌徒是永远都不会赢,唯一活下来的xx号被x号的弟弟枪杀了;影片是黑白片,看不到血腥的杀戮;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为了钱,实际上在进行着残酷的掠夺,金钱带有血腥的杀戮。资本主义社会以最神圣的金钱、残酷的掠夺和血腥的杀戮是资本原始积累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动力。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取而代之的是人类的美好社会主义。

电影十三观后感(篇2)

很庆幸是一个人,没有顾忌地让自己的眼泪恣意地流,太沉重的一部片子,沉重得让我无法走出,直到看完电影自己开车行驶在路上,眼泪还在不断地流,几乎要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不知该怎样去表达这种沉重。无意中看到这篇观后感,很例外地转到我博客中(我博客中极少有的东东),这位作者很到位地理解了老谋子和严歌芩所要表达的思想,再写,我无法超越,特转。

那是一种连女人都要嫉妒的风韵,包裹在艳丽的旗袍下,张扬在凹凸有致的曲线里

书娟和玉墨,其实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在十三岁之前,经历着几乎相同的成长轨迹

“如果不是那些女学生把日本兵引开,你的脸和屁股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姐姐替你们去!你放心,有姐姐们在,不会让你们吃苦的!”

可是当年如果有人也不舍得让她们吃苦,她们会不会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她把情郎的玉镯送给女学生;

她把攒着赎身的钱交给女学生保管;

她们能在死前继续大笑大闹,是不是因为,她们真的把命寄托到了女学生身上

十二个剪着娃娃头、套着臃肿校服的女人,

你可以很感动,可你不要忘记,

女学生们引开日本兵时,躲在地窖里的妓女们并没有出手相救;

如果换成一群成年人,为了自保,她们还会这样做么?

甚至如果换成是你,是我,为了自保,我们会这样做么?

就是那十四个花枝招展、风情万种、裹着旗袍的美丽女人,细细地吟着《秦淮景》

所以这一世,我要替前生好好活 .

电影十三观后感(篇3)

《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讲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片战乱,到处都是尸体,民众扶老携幼仓皇出逃。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先进,损失惨重。

看到这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残忍了,杀死了那么多中国人,简直惨无人道。镜头转向教堂内,管理这个教堂的是一个外国人,他细心地照顾着中国伤兵,这一幕与日本人的残暴行为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同时藏在教堂里的还有十三个女学生和一群风尘女子。

有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杀时,躲在一个草堆中的人发出了一些声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我原以为他们会把那几个人找出来,谁知,他们竟然用刺刀狠狠扎进去,我清晰地看到,拔出来的刺刀上已经染上了殷红的鲜血,我的心颤抖了一下。

虽然我早在历史书上了解到日本鬼子无恶不作,但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还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恶了。而另一场戏,是日本军队到教堂搜查,女学生和风尘女子都在四处逃窜,当十四个风尘女子躲进地窖后,地窖里发生了一场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紧紧顶住,只有一个叫墨玉的,一直说着:“让学生进来。”而当女学生逃到地窖口时,日本人也已追到门口,其中一位学生毅然决然地带着同学们离开了地窖,朝楼上逃去,这一刻,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安危的态度,一种是无私的态度,处处为别人考虑,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后想了很多,其实这两种态度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两种人啊,看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心都是一样的,有善良就会有自私啊。

电影十三观后感(篇4)

xx年上映了一部直击人心、戳中家庭教育痛点、聚焦孩子成长的电影——《狗十三》。这也是一部当下普遍存在的重组家庭下孩子成长的现实主义影片,同时也是一部折射大部分中国式“软暴力”家庭教育的青春影片。

导演曹保平告诉我们观众:“没有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我们一起回头看看李玩“长大”的那一天,那一天是否如曹保平导演所说的残酷呢?

这部影片的每一个情节都聚焦在13岁叛逆期的李玩和成年人(爷爷、奶奶、爸爸、继母)之间的矛盾,正是因为这些矛盾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作为一线教师和两岁姑娘的妈妈,对于家庭教育,我谈以下几点启示:

一、“暴力爱”与“尊重”的矛盾

第一幕:强迫李玩修改兴趣小组

电影开头,班主任,父亲和李玩三人同在办公室,可是当听到孩子英语成绩不理想时,父亲不顾自己孩子的兴趣和内心想法,自己修改了李玩的兴趣小组,殊不知,她酷爱物理。当下,绝大部分家庭,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学业上难道不是这样做的吗?

《狗十三》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反应当下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正发生在所有家庭的儿童和父母身上,却被所有人都遗忘了。

儿童的瘸腿科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谈及瘸腿科目就惊慌失措的父母。试问补习班、兴趣班能够改变多少个孩子骨子里的兴趣和爱好呢?李玩酷爱物理,只是因为英语成绩没考好,父亲就专权修改兴趣班,表面上看起来是父亲对孩子的爱,而这种为了提高成绩对孩子的爱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暴力爱”,这种爱没有尊重、没有商量,孩子的无力反抗最终只能以妥协收尾。

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表现,孩子要的不是“考了高分我就爱你”而是“无论怎样我都爱你”。

第二幕:丢“爱因斯坦”,欠一句“对不起”

13岁的李玩正处豆蔻年华之际,本该手挽父母畅谈着梦想,无忧无虑地与父母共进晚餐。然而父母离异,不在她身边陪伴,只能住在爷爷奶奶家。父爱、母爱在她身上都缺席了。父亲送来的一只狗,李玩在孤独的成长过程中与它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爱因斯坦”丢了,爷爷、奶奶、父亲、继母无一人寻找,他们严正以待,却不知道一只普普通通的狗早已在缺失父爱和母爱的李玩心里无法替代。

一边是李玩疯狂寻找丢失的“爱因斯坦”,一边则是啧啧不休的劝说和责备:你长大了要懂事了。孩子这时难道不是需要大家一句“对不起”吗?李玩的痛苦无人问津,甚至最后父亲暴打李玩后还在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是多么露骨的一句话,父亲心目中的懂事就是孩子应该妥协成年人的想法和做法;家人心目中的懂事就是孩子应该唯命是从。试问,这是尊重孩子吗?

正是因为无形的“软暴力爱”和“尊重儿童”的尖锐矛盾,才会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才会暴露家庭教育中的些许问题。

二、“为你好”与“你怎么想”的矛盾

第一幕:修改兴趣小组——“为了你好”

不顾李玩酷爱物理,擅自修改为英语兴趣小组,父亲的一句这是“为你好”居然让所有人都无言以对。可是试想一下,父亲知道孩子的想法吗?这样的做法直击人心,其直接矛头指向的何尝不是中国传统“父权”主义在当下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李玩的父亲,又何尝不是“父权”的一个典型缩影。每一幕看似他都在宠爱着女儿,他以为任何事情都可哄女儿开心,他总觉得女儿还只是个孩子,可以事后道歉,甚至补救。可是,他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将“父爱”强加给女儿,李玩不得反抗,不得不服管教,而这一切都美其名曰“爸爸是为你好”。

孔夫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多少父母将“己所欲”,抑或“己所不欲”都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真的会去思考、会去问“你是怎么想的吗?”

第二幕:假狗冒充“爱因斯坦”——“为了你好”

“爱因斯坦”丢了,面对李玩歇斯底里的寻找,全家人集体撒谎说:“爱因斯坦回来了”,面对错误,成人不能直视错误,而是懦弱的逃避,看似是为了李玩好,实则是不愿考虑孩子的感受。李玩只是需要“爱因斯坦”的陪伴,可是全家人都忽视了问题的根源。

三、“物质给予”与“精神陪伴”的矛盾

整个影片成人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补偿”孩子。

第一幕:修改兴趣小组,金钱补偿

面对父亲毫无商量的修改兴趣小组,李玩无力反抗,只能冲出校园一人哭泣,这时的父亲递给她几百块钱,试图想着用哄小孩的方式哄哄女儿,却不知女儿已伤心欲绝。父母离异,父亲不能陪伴,母亲一直未出现在荧幕上,李玩需要的难道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她内心的孤独能用金钱补救吗?

第二幕:弟弟降生,送“狗”安抚

同父异母的弟弟降生了,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中,考虑到了李玩的感受,在爷爷奶奶的劝阻下,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李玩,父亲却为了李玩能与弟弟和谐相处,送“狗”示好。

用物质上的“金钱”、“狗”补救对孩子的歉意,这就是李玩的父亲对于孩子的关爱和陪伴吗?

第三幕:父亲眼中的“懂事”,观众眼中的“伪善”

电影后半场是李玩学会了言听计从,笑着做不喜欢的事,还学会了说“谢谢”。酒桌上,父亲让李玩敬自己生意场上的叔叔喝酒;弟弟生日宴上,强颜欢笑;物理竞赛第一,庆功宴上强迫吃下饭桌上的红烧狗肉,笑着“谢谢叔叔”……

黑色动态小圆分割线

这就是成长的残酷,一场孤独的妥协,电影以李玩最终的妥协而收尾,她做到了大人所期待的懂事,然而观众们看到的是李玩被逼迫成长的伪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李玩的父亲看到了吗?

曹保平导演这样评价:“对于孩子的想法,父母的问题其实不在于要不要倾听和尊重,而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想法的存在。”孩子要的不是物质满足,而是简简单单父母陪伴;不是“这是为你好”,而是考虑孩子的想法;孩子还需要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对不起”。

常言道:“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作为父母,择师首先应当选择做好自己而教之。

电影十三观后感(篇5)

时代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改变,狗十三的情节对大多数家庭早已不存在,但是在老一辈我相信是存在过的,那时青春时的锋芒吧。

当我看不到结尾时,我想到了老师的家庭对孩子们的伤害。除了重视男孩胜过女孩,也有家长只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老式的教育,真的伤害了很多人。

而看到后面,通过李玩不再与之相认 ,我想是怕再次失去,养狗的都知道,失去自己的狗狗会有多心痛,而最后让弟弟的行为来彰显姐姐,是为了突出姐姐吧,他所受的苦,他所经历的事,他的卑微与无助,让我们更加清楚看到那时候的孩子吧

至于为什么叫狗十三,狗是爱因斯坦,十三是李玩的年龄,确实,从一只狗狗的离开,到再次接受另一只狗狗,有过无奈,也曾试过抛弃,我想,是因为李玩内心的勇敢,与坚强,让结局变成这样,不是很富贵,但是很和谐,如此我们应该也会知足吧!

电影十三观后感(篇6)

电影《狗十三》观后感1000字:

影片描述了一个青春女孩李玩的成长历程,在物质条件方面,李玩衣食无忧,但在精神层面,她一直备受煎熬。父母离异后,父母都对她很不关心,甚至填报志愿也要顺从父亲的意志,无法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生活上除了父亲偶尔开点空头支票,大部分时间都是李玩一个人独处。

李玩寄居在爷爷奶奶家,也找不到可以产生思想共鸣的人。爷爷表示,李玩的名字取得不好,随便取的,给孙子取名的时候可要好好起名。在典型的中国式教育环境中,长辈在物质条件上无条件满足、百般溺爱,在生活条件不错的家庭中更是如此,只要开口都能满足,而在精神情感方面则是肆无顾忌地百般践踏,从来没有将子女视作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而是当做自己的附属品。

在长辈眼中,小孩子有什么想法并不重要,甚至有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小孩子能够顺从大人的想法,不给大人添麻烦。小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才是大人不愿意看到的。

这就意味着孩子变得“难管”“不听话”,大人要带着面具对付社会上的牛鬼蛇神,身心俱疲,哪有心思满满倾听孩子的想法。长此以往,小孩子也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要顺着大人安排的路走下去就好,无论对错,想象力、创造力什么的根本不重要,小孩子只需要安全长大即可,紧接着结婚生子,循环往复,大人们也就功成圆满,问心无愧。

同样的,大人做错了事情也不需要向小孩子道歉,而是反复强调自己付出了多少,通过勾起孩子的愧疚感逃避道歉话题。长辈总喜欢忆苦思甜,不断强调自己受过的苦,并且将一切不行归咎于孩子出生,如果不是因为孩子,自己“可能”生活得更好。

类似的道德绑架不断上演,一遍又一遍地否定孩子,制造愧疚阴影,让孩子生活在愧疚的阴影下。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也会继续延用老辈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扩大愧疚阴影。

典型的中国式教育就此形成,突然闯入她生活的小狗,仿佛一颗救星。她独爱物理,喜欢读《时间简史》,给小狗起名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可以理解她的孤独,可以陪伴她化解苦闷,对她毫无保留地付出感情,同样的李玩也对爱因斯坦倾注了全部感情。在孤独的青春期,一人一狗相互扶持。美好的时光都是短暂的,人总是要成长的,而且成长过程中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李玩原本贫瘠的精神世界因为爱因斯坦有了点起色,可意外来临后,李玩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大人的权势面前一文不名。

在选择长大和保留自我之间,李玩十分无助地选择了长大。就像影片海报一样,孩子想要长大,就要盖住自己原有的颜色,丢掉幻想,带上灰色面具,只有这样才能在虚伪的成人世界里存活下去。

酒桌上,李玩后妈猛拍领导马屁,“听老领导说话不比看展览获益深嘛”,听领导的话自然受益匪浅,但这个益处落到谁身上就不一定了。长大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只不过有的人提早进行自主选择,而有的人是被动完成选择。孩子们长大的标志之一就是身体里的一个自己死去。绝大部分时间,我们没得选。

因为如果可以自己做选择的话,我们肯定会选择多读书多学习,提升自己的档次,多交结有学识的人,远离那些将《时间简史》视为“娃娃看的书”的自命不凡的“文化人”。尽管在这个世界活得不开心,但或许在某个平行宇宙,我们可以快乐。

电影十三观后感(篇7)

电影《狗十三》观后感

周末在家时看了电影《狗十三》(英文名《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导演是曹保平,之前拍过《李米的猜想》和《追凶者也》,都很不错),有一些感受和思考,想来想去,不由得把自己绕进去了,所以索性把它写出来。

这是一部题材很与众不同的电影,一个13岁的孩子的成长,不同于江湖武侠、都市恋爱、侦探悬疑、搞笑喜剧,但作者却在这个题材里营构了包罗万象的人事,触动了我的内心;细节做的很到位;陕西方言也很恰当;剧中人物演技都很到位,尤其是爸爸。

电影里的主角是一名13岁的女孩,还在读初中,家庭破碎,父母离异;想报的兴趣小组(物理小组)受到父亲的强力干涉而不能报,只能报(英语小组),当然父亲也有父亲的想法和无奈(孩子升学成绩和老师的面子);不太懂谈恋爱的堂姐;还不会溜冰,在喧闹的溜冰场里,无助地站着;和不太沟通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像每个在长大的孩子一样,有漫不经心的不开心,有自己天马星空的幻想(多重时空),和觉得永远不会理解自己的父母。电影中的父亲、爷爷奶奶很疼爱她(爸爸在当着老师的面吵她之后哄她,爷爷奶奶怕她不能接受,暂时瞒着新阿姨生小孩的事情,买她喜欢的螃蟹),甚至是继母,第一次见面时也会买滑冰鞋来获得她的好感。

事情的缘起是爸爸为了哄她买的一条小狗,叫做爱因斯坦,她一开始很不喜欢,小狗可怜兮兮的攻势还是俘获了她。她煮面,她们同吃同睡,她不喜欢爷爷奶奶把狗关在厕所里面、用切碎的猪肝和着米饭喂小狗。可是后来爷爷去菜市场买菜时不小心把爱因斯坦弄丢后,一切突变。

她在夜晚慌乱无助地去找爱因斯坦,甚至不小心把阻拦自己的爷爷推倒,爷爷的脚受伤,从此不便走路;到处贴传单;因为一直找小狗,多次晚回家,奶奶也出门找她,差点走丢。她固执地找着爱因斯坦,却无形中损耗着家人因为丢狗对她的愧疚、耐心。在继母买了一条在外形上跟爱因斯坦一模一样的小狗时,在大家都一直地劝她甚至要求她接受这是爱因斯坦,她拒绝承认它是爱因斯坦(表姐李堂的反应值得玩味,在继母的眼神示意下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在这种互不理解中,看到酒后归来的她,爸爸终于出手打了她。

打完之后向她道歉,她似乎真的“懂事”了,学英语,叫新的狗爱因斯坦。在物理竞赛中获奖,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讲的是她喜欢的时空,她学会了妥协。终于可以参加弟弟的生日会,笑着掩饰着自己的失落。一次是爸爸的聚会,她喝了酒,错过了天文展览;一次是她自己的庆祝会,她吃了狗肉,她终于妥协了。

有几点仍然使我印象深刻,也无法想出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

1、爸爸:为什么会唱红歌?为什么在提到和妈妈是怎么开始的会流泪?

2、在小弟弟被训练滑旱冰时,频繁跌倒,想要拥抱的时候,教练不肯给他怀抱,却一直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这一幕想要传达的是?

3、她在拒绝回应李堂前男友的示好之后,说的一句,这样的事,以后还会有,这一幕是“懂事”了之后的她体会到的吗?在片尾,看到原来的爱因斯坦(新主人称之为贝贝)时,她为什么拒绝相认(此时甚至李堂也不理解)?

4、弟弟用晾衣棍打遍了家里所有的人,在打狗时被狗咬,继母希望丢掉狗,她为何泪流满面地安抚下了狗?在卫生间里瑟缩的狗是不是像她自己,像那天被爸爸打了一样,哭着流着泪去洗澡的她?

5、当爸爸说,可以满足她愿望时,她说要去看新的爱因斯坦?是为了找什么?

6、电影里唯一出现的英文单词“伪善”,是说什么呢?

7、喝牛奶,在她这里出现了三次,一次是爷爷奶奶的饭桌上,一次是爸爸的酒桌上,将牛奶换成红酒,一次是陪着她的李堂的前男友,他们都不知道她不喝牛奶;在弟弟那里出现了一次,弟弟喝了之后又吐出来,是象征这什么呢?

8、她楼上学鸟叫的怪人,后来似乎是精神病人所以被绑在担架上抬走,有什么含义呢?

9、纹身,这个男孩先纹的是堂,后来改纹了玩,纹身象征着什么?

一起看电影的人,觉得女孩太不懂事,不能体谅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苦衷?因为一条狗,就这样对待自己的亲人?可是换做是小时候的他,在相同的环境下,就一定可以理解吗?

我有过相似的经历,似乎在经历那两件小事上长大了(想看还珠格格和金粉世家时,家里人说太晚了不让看)。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任其独自生长,不受约束,没有完全的自由意志,不受干预的真空环境。从小到大,一直被大人教育着要懂事,世界并不围绕着自己转,必须接受无奈、忍受痛苦,跟这个世界上除了自我之外的一切妥协,这个妥协的过程,不管是被暴力还是被以爱之名强加的,最终我们都会接受,不再强求。何止是长大的过程,在融入学校、进入职场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学会妥协,接纳一切,然后再尽力争取自己想争取的结果。这是一场漫长的驯化或者说养育,我们为家庭为社会熏陶同化,再一代一代、生生不息、潜移默化地传递下去,毫无知觉。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被驯化的一方好?还是为了自己不再麻烦,不再需要额外付出?这是不是一种伪善?更不用说暴力战争,可谓最极端的手段(比如“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是怜悯,怜悯剧中的一切人,而不是讨厌某一个角色;就连这份怜悯,都夹杂着无奈,没法追究这样的结果该由谁来负责,无法恨任何一个人(因为谁都没有错),这部电影带给我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奇怪的是,竟然也让我渴望自己变得温柔。

电影十三观后感(篇8)

读历史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分析事物的能力。我认为观历史电影亦如此。

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自古到今学术界颇有争论。我无意在此发表观点。然我认为:世间万物唯变为永恒,人时念善,人时念恶。

影片讲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南京大**,日军的暴行,举世瞩目,让人对日本人恨之入骨;但爱国儿童的英雄事迹也让人钦佩和感动。

影片中日本士兵的暴行充分反映了人性的丑恶一面。这些都是普通人在残酷的战争中,精神上的压抑,人性的扭曲,成为魔鬼。但是,理性的人不应该把责任推给每个日本人。

当时,日本首相狗养毅因为反对全面侵华战争而被一名军人刺杀。更重要的是,普通日本人不愿意做烧、杀、抢的事。

影片中奥斯卡获奖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殡葬化妆师,由一个贪财、好色、颓废之徒因青楼女子玉墨的“引诱”和日本的暴行转化为一个勇敢、专情、善良的“教父”,在危难时刻不顾危险挺身而出,充分显示了一个人之恶与善。

在这部影片中,由佟大为主演的国民党一名初级军官本可以带领部下突围,保护一批一起牺牲的女学生和日本士兵,充分展现热血男子汉的英雄气概,令人钦佩。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领不少于100人,也不能否认国民党的腐败。

影片中以玉墨为代表的青楼女子,因各种原因沉沦,我们不应抱有陈见、偏见,对现代的“失足女性”亦如此。影片中的青楼女子由沉沦、失意的、迷茫的女性做出舍身成仁的壮举,不得不令人敬佩、感动。

影片中曹可凡扮演的汉奸为了救女儿无奈之下而为日本人服务的行为虽让人难以原谅,但是他为女儿而铤而走险的所作所为,也能体现出人的良知,也可以说他是汉奸中的“好人”。

看着一群女学生,她们原本对青楼女子有一种世俗的看法,她们非常痛恨玉墨等青楼女子。但是,在危机时刻,他们吸引了日本士兵,保护了妓院妇女,充分展示了人类的纯真和善良。

从影片中每一类角色我们不难体会到:“好人”有时会做“坏事”,“坏人”亦会做“好事”;亦有白道中有所谓之坏人,黑道中有所谓之好人。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性,有阴有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反有正,反中有正,正中有反;有恶有善,而难有至善至恶,即《易经》所言:

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之道。在为人处世中,我们如抱有此观点,就不易有陈见、偏见,否则容易混淆视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举善莫大焉,亦为人生正道之方便法门。

本文来源://www.ghp7.com/g/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