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网 >地图 >小学生观后感 >

无限生机的观后感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

时间:2024-01-09 作者:观后感范文网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8篇。

写作品名观后感时总是感觉有些困难怎么办?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有多种,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结合点,观后感范文网编辑搜集的“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全套已经准备就绪请您查收,确保方便访问请将本页添加到书签夹!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篇1)

近日在公司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抗美援朝红色电影《狙击手》,影片讲述了一段中国志愿军狙击小队与美国狙击队之间的殊死对决,展现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艰难取胜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无名山坡上,五班的狙击战士与美军英勇对抗,为了救自己的战友回家,在敌我装备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用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智慧战胜敌人,影片最后,当听到牺牲的一个个战友的名字时,我们看到了有许许多多同样的热血英雄在不断涌现,追随着奋勇前行,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久久不能平静。

目击战争的残酷,我们更应感恩今日的和平与安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砥砺前行。要以史为鉴,汲取英雄前辈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将对国家、对企业的热爱转化为我们工作的激情,传播正能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篇2)

近日公司组织员工观看抗美援朝系列电影《狙击手》,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狙击手五班在面对美军先进的武器装备,毫无畏惧,坚决完成任务。五班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不畏牺牲不畏强敌,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守土卫疆、保家卫国坚定的理想信念,成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敌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在这新一年征程初,通过观看影片,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持续红色血脉,感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先辈们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为我们打下和平的幸福生活。感受战争的残酷,今天的和平来自不易。在和平的年代中我们同样要以革命理想信念,不畏艰难的精神,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勇于担当认真履职,为实现寰宇的战略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篇3)

刚看完《生机无限》最新一期,后悔今天化妆了,因为你看的时候会哭的稀里哗啦。医院是能看到人最脆弱的一面同时也是看到人最坚强一面的地方,在生死关面前,才会意识到珍惜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我没得过什么大病,比较严重的是得过甲型H1N1,会死人的那种。痊愈了之后身体不差,但特别容易得流感,得流感的时候发烧呕吐症状都会有,尤其是一个人在上海的时候一旦发烧,那种无助感会非常强,然后非常幸运有戚林建,身边有学医的朋友真的会感觉特别安心。医生是挡在生死关前的人,可能会经常在新闻里看到医闹现象,每个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绝大多数人在自己岗位上都是持着善良的心,高度职业操守在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多一分理解容易说出口,但很难做到。朋友圈里渐渐有了给他(她)发消息再也不会回的人,当你身边的人离去了,你才会有生命的实感,它就是这么地措手不及。其实舒老师住院的事我应该是比较早知道的一个毕业生,那时候我刚好在衢州,我去了人民医院的NICU。我知道那道门后就有舒老师,但我没法进去,后来偶然在门口见到了舒老师的儿子,他很冷静,我想有一个这么踏实的儿子舒老师一定很开心。在那时候,我也曾想过,假设有一天,我会面临这样的情景,我会是怎么样一个状态,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哥哥。家里有兄弟姐妹真的会感觉很稳,从底子里就会有种我不怕的气势。所以,生活是不简单的,走出NICU的时候,我发了条朋友圈,我希望身边每个朋友都把自己照顾好。片尾医生说,对生活要敬畏地活着,是啊,你糟蹋了自己,生活也会糟蹋你,每个人都没有回头的权利。很久没看到过这么感人的纪实节目了,每天嘻嘻哈哈的生活中我们到底在执着什么?看完第一期节目的时候,我就和贺哥说觉得这节目太有意义你们太棒了,贺哥说这是用我们健康换来的。是啊,想到每个人日夜无休地记录,成片后是无可估量的素材量,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做有品质的节目这件事真的是件很有挑战同时也是件很心动的事。人生百态,而大部分人并不能感受真正百态的人生,但是影像可以,可能我们没法真正去体验,但是影像可以把世界展现在你眼前,这也是我当初非要读广电不可的原因。以前看到优秀的片子都会默默地在心里想这些人好棒啊,要是我能认识他们,能和他们一样棒就好了,看到无限生机的时候,突然想到,啊,原来这么棒的团队就在那的时候,这时候意识到了,可能这就是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实践中最大的魅力。为每一个人鼓掌,无论是镜头前的变化人生还是镜头后每一个忙碌的身影。ghp7.COM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篇4)

《无限生机》被誉为“中国版《急诊室的故事》”,剧中王茜一改《重案六组》里的“警花”形象,摇身变为拥有硕士学位、医术精湛的急诊室主治医生苏虹,还有7个护士当她的助手,王茜开玩笑称这是“王母娘娘”率领“七仙女”的故事。

以苏虹、冉怀周、田丰收等急救医生和丁宁、何小楚等护士组成的急救中心医疗组,每天都在为了拯救患者而积极工作着。每天都有不同的病例,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状况,但是这群白衣天使从来没有放弃对挽救生命的执著。该剧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展开了急诊中心的场景。醉汉、小偷形形色色的人物,孕妇、车祸各式各样的病情……第一次看到原来急诊中心从主治医师到护士到护工都是那么的辛苦。

看过这部电视剧,我对医生的看法更进一步的坚定了。

也许你遇到过态度不好的医生,但是请相信大多数的医生护士都是有高度的职业道德的,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全力来救护生命。剧中苏虹救治了一个濒临危险的患者,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切除了患者坏死的部分器官,患者的妻子也因为紧张带着怀孕的身体倒下了,患者的姐姐对此不依不饶。最后患者抢救无效死了,而他的妻子和孩子保住了,患者的姐姐悲痛之下打了苏虹……医生也是人,也有感情,每天都在面对那么多的患者,各种好听的不好听得话语都会接踵而来,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保持克制,因为他们能够体会患者的心情,知道患者的恶语相待也是无奈的表现。

医生也有无奈,从矿难现场抢救回来一个小女孩,不幸的是她却患有流行性脑炎,而苏虹也发烧了。为了大家的安全,苏虹被隔离了。一个从来不曾停住急促脚步的.医生突然被一个人关在休息室里打着点滴看着窗外同事们为了拯救生命忙碌的身影,苏虹是无奈的。但是即使是在自己被怀疑被传染了流脑,苏红依然还是惦记着病床上的小女孩,还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分析病情,出治疗方案。那一刻苏虹无奈的依着沙发无助的望着窗外,我们看到了她对生命的丝丝关爱……

观看该剧改变了我对国产连续剧的排斥心理。以前看到的国产连续剧情节拖沓、剧情平缓,拖拖拉拉几十集,翻来翻去的讲个没完。而《无限生机》则摆脱了这种讲故事的模式,可以说每集的每时每刻都在有新的情节发生。紧凑的情节和节奏让观众时时随着患者的病情而紧张随着医生们的成功而暗自欢喜。更可贵的该剧以真实的角度来诠释故事,无论是台词,服装还是救治流程都做了缜密的设计。并不是每个病例都能顺利治愈,《无限生机》也描写了医生面临死亡的失落。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篇5)

去年四月份,我在河北工业大学做分享,提到想去医院蹲守一个月的事,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一下集中了生老病死状态的微缩人间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冲击。

我是一个有些胆小的人,从小到大没打过吊瓶,能吃药绝不打针,能打小针绝不选其他方式,但这不影响我对医院和医生的敬畏心。

真正近距离去医院观察,是陪家人去医院检查身体,那种身为家属的彷徨和担忧,无法用语言叙述。

所以,在看在《生机无限》时,我特别能理解那些掩面而泣、不知所措的人。他们并非软弱,而是无助。

在前三集中,有三个故事特别戳心,分别是才18个月就患了间变性室管膜瘤的楠楠,51岁呼吸困难、失去意识的赵国俊和72岁因呼吸管异物而异常痛苦的洪霞老人。

几个病人的年龄,似乎画出了我们短暂一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可这些阶段是否能平安度过,都是一个未知。

第一个故事里,楠楠的妈妈刚刚二十八岁,她在面对孩子第二天无法确定的“20%的生和80%的死”时,满面愁容。她希望自己能替楠楠痛,并说孩子“太遭罪了”。

医生们所做的,是理性、克制,用知识、经验、技术去救治一个病人。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他们不够温情或者面无表情起来有些冷漠,但见惯了生死,并把救治每一个病人当做理想这群人应该比任何人都知道生命的可贵。

第二个故事里,正值壮年的赵国俊因为重症肺炎被送到了急诊室,他妻子的反应应该让很多人觉得揪心吧,那种不能自抑的痛哭流涕,就是夫妻之间的不舍和相依。

在得知丈夫肺部大面积感染,生命垂危时,她直接跟大夫说:“那换我俩(肺)。”可能听惯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故事,再在纪录片里看到这样的画面,有种说不出的动人。

不知道为什么,会因为看到这些画面而想到自己陪家人待在医院的情景。

去年姥爷因为膀胱癌动手术,整个夏天家里人都忧心忡忡;妈妈因为心脏不舒服,我带她到市医院做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朋友爸爸生病住在观察室,我们并排坐在楼道安静等待;大学同学意外割断了虎口的筋,我和她在医院昏黄的灯下聊天,并在离开时塞给她两千块钱。

医院是一个能让人心变柔软的地方。它像是巨大的容器,将血液、眼泪、恐惧、悲伤统统收纳进去。

《生机无限》里的医院更是如此,它放大了这些情绪。单体的故事,也藏着不容忽视的能量。我从这些病人、家属、医生的身上,看到了很多东西,它们有我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统统不再遮掩的放在我眼前,让人细致去看生命中可能会发生的一切。

但最最让我觉得难得的还是金德水老人和洪霞老人的故事,他们俩用一生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相濡以沫和生死相许。

那句“她死了我也就死了”听得人震聋发聩,让我想起木心的那首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从青梅竹马到白发苍苍,两个人相携相守,一同熬过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好在,这些故事的结局都不算太坏。楠楠的手术成功了,可能以后会面对无数次化疗,但他终究能够继续活下去亲眼看一看这个世界;赵国俊换了人工肺,已经能够坐着轮椅晒晒太阳;洪霞老人的假牙也从左主支气管中取出,能够顺畅呼吸。

我在看《生机无限》时,像是真的跟医生一起在医院里奔走、商讨、找寻治疗病人的最佳方案。人太脆弱了,可能一场看似轻微的感冒,都能让人险些丧命。而人又很顽强,面对恶性肿瘤的重创也能积极向上。可能疾病有时候是一种考验,它把最痛苦最丑陋的东西安放在最亲近的人身上,我们需要选择如何面对。亲情是否可靠,爱情也许牢固,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信任在未知面前又有多少?

但庆幸的是,我看到许多人在生和死、健康和金钱、信任和怀疑之间,选择了前者,所以,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爱和希望。

看完片子后,我心中最多的感受是感激,跟很多人相比,我拥有的已经足够多了,家人健康,生活平顺,哪怕偶尔有风,也会很快过去。

可能人总会有无限的欲望,想要得到很多东西,但能够好好活下去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我只想能在可以陪伴家人的时候,守在他们身边,一起吃一顿饭,聊一会儿天,多去看看风景,做些父母、亲友喜欢的事。

人生太短了,我们都要好好活。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篇6)

2月8日,公司团委组织集中观看了张艺谋执导的抗美援朝影片《狙击手》,这是一部以兴化籍英雄、“上甘岭狙神”张桃芳为原型的影片。作为世界十大狙击手之一,张桃芳创下了“冷枪冷炮”战中志愿军冷枪杀敌的最高概率,立下了赫赫战功。怀着对张桃芳的敬仰,对抗美援朝英雄们的敬意,青年员工们回顾了这一段悲壮的遭遇战。电影讲述的是“狙击五班”战士们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为营救战友、保护情报,运用灵活作战智慧和顽强拼搏精神,“以战术胜战力”,与装备强大的敌军展开殊死对决的故事。这部电影中最让我动容的,是狙击五班在死伤了多个队员后,为了唤醒侦察兵亮亮,齐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场景,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他们内心除了饱含队友牺牲的痛苦、对前线状况的担忧、对任务顺利完成的执着,更多的是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为党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信念。面对凶狠强大的对手,我军狙击手们没有任何退缩畏怯,这与敌方的怯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士兵的年纪和我们差不多甚至比我们还要年轻,他们眉宇间的昂扬斗志和勇气令人叹服。最后在干掉最后一个敌人后,狙击五班只剩下一位士兵,这场遭遇战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身后就是祖国,所以没有人后退一步。张桃芳从新兵到狙击英雄的蜕变过程,是不断地突破自我,不畏艰难,想办法克服自己的弱点的过程,他手中仅有一支并不适合用来狙击的苏联产莫辛纳甘步枪,却通过不断地练习探索练就了狙击神技。当时的志愿军们手持着最简单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艰难作战,到最后逆转战局获得胜利,靠的就是像张桃芳这样的'不畏难、不怕苦、不断突破自我的作战精神,这样的精神,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践行。“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国迎来了几十年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个电影反映的是那个伟大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缩影,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做到敢于攻坚克难,敢于直面挑战,继续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篇7)

《狙击手》的历史背景——抗美援朝“冷枪冷炮”运动。冷枪冷炮运动起源于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的阵地战相持阶段,美军炮火强大,我军开一枪,美军回击十炮,最初部队上级要求不能主动惹事,不许私自开枪。美军士兵得意忘形,在阵地上晒太阳,甚至唱歌跳舞,气焰非常嚣张。这时候,一名叫徐世祯的战士气不过,脱光衣服,抹上黄泥,摸到敌方阵地附近,两枪放倒两个敌人,敌人慌作一团,胡乱开枪。徐世祯心想,反正敌人也不知道谁开的枪,不如多开几枪,最后一鼓作气干掉了7个敌人,才心满意足地回到部队,并向部门汇报并承认错误。营长听完很无奈,就将情况上报到团里,徐世祯觉得惹祸了,做好了被通报、关禁闭的准备,没想到,团里经过开会,特意请徐世祯给大家上培训课,怎么放冷枪打狙击。最后,此事居然上报了北京,毛主席知道后很高兴,起名字叫“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化小胜为大胜,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于是全军就将“冷枪冷炮”变成了一场群众运动,其口号是“让敌人低下头来”,最后,“冷枪冷炮”运动收到了巨大效果:毙敌5.2万余人,其效果不亚于发动一场战役,美军看到损失成本太大了,最后只能签下停战协定。我志愿军用很少的代价,换来了最后的胜利和停战。从某种角度可以说,因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勇敢创新,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那么,美军为什么不开展狙击运动呢?两个字:怕死。美军进攻的前提要有火力支援,否则只能躲在阵地中,而我志愿军战士两三个人都敢出去打偷袭,遍地都是我方的狙击小组,敌人再强的炮火也发挥不出作用。《狙击手》中,我军五班战士一个个前仆后继,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战场的必要品质,不怕牺牲的精神来源于坚定的信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但取胜更需要优秀的战术和卓越的智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是历史上第一支真正讲民主的属于人民自己的军队。”一旦群体智慧被激发出来,这支团队就是不可战胜的了,志愿军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创新意识,离不开这个团队对每名战士的尊重和信任,其实与寰宇互尊感恩的文化相一致。当个人的意见被群体尊重时,那么员工就会从“让我干”变成“我要干”。个人的主动性就会被彻底激发出来,其战斗力和创造力是无敌的。如今,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志愿军战士的伟大精神鼓舞着我们,烈士牺牲的悲壮感染着我们,但这支人民的军队对个人的尊重,群体智慧的凝聚,科学民主的决策和高效的行动,不管是今天的团队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值得我们借鉴并能从中受益。

关于无限生机的观后感(篇8)

2022年春节档大片云集,在同类主旋律电影中《狙击手》独树一帜,以小切口的叙事视角,讲述了一场小型遭遇战。电影中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热血的情绪渲染、没有奇幻的视觉震撼。简单质朴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返璞归真的张艺谋。这样一种极简表达,给了观众强烈的心理冲击,再一次为“最可爱的人”掉下了崇敬的热泪。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冷枪冷炮运动,前线战士各展其能,在武器装备极端落后于敌人的情况下,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灵活机动的打法与技巧。张桃芳曾在33天中,以442发子弹打死打伤敌人214人,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冷炮射手唐章洪总结成了“六快”“四不打”的口诀:“观察报告快,架炮快,瞄准快,修正快,发射快,撤炮快。没把握不打,远不打,计算不好不打,瞄不准不打。”电影中的5班战士在没有瞄准镜的情况下以汤勺为观察工具。等等如是,无不彰显出普通战士与群众的智慧,这些智慧是甘洒热血的无畏、保家卫国的信念中得来的。一个简单直接的“故事”电影中以刘文武为班长的5班战士,接到命令在营救侦察兵亮亮的过程中,遭遇早已以逸待劳的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双方展开了殊死较量。影片中胖墩在战友火力掩护下身背钢板,解救战场中间的亮亮,在歌声中英勇就义,让我们看到了信念之下为了战友不怕牺牲的赤诚情怀;在战友们朴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声中,奄奄一息的亮亮奇迹般的睁开了双眼,这是一种强大的家国情怀与炽热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支撑起了志愿军战士的钢铁意志;班长一句“老子陪你们玩到底”视死如归,最终身背手榴弹,毅然决然走向敌方,壮烈牺牲。战斗最后只有大永一人存活,最终将情报顺利带回,赢得了胜利;由张译饰演的连长带领战友“答到”的情节,此起彼伏、雄壮感人、直戳泪点。只要有一人在5班就在,胜利就是由千万个5班一样的战士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96分钟的电影几乎全部聚焦于战斗过程,拍摄手法与场景不可谓不简单,这样的简单使得观众更多将目光聚焦于双方斗智斗勇本身,斗智斗勇的情节反过来使得电影节奏愈加紧张,深深吸引了每一位观影者。影片中除了张译这位知名演员客串之外,其他主要演员均为新人,新人的面孔使得电影没有任何光环效应,表演也愈加简单真实。简单的叙事、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演员,张艺谋确实不简单。一名普通平凡的“战士”电影中由新人陈永胜饰演的大永这一角色,有血有肉是一名爱哭的平凡青年,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狙击队,目睹战友接连倒下,大永向班长喊道“他们都有,但是我们什么都没有”,班长刘文武回复“有你有我们...”,在极端条件下,5班战士以智慧与勇气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人定胜天。班长牺牲后,大永带着班长留下的唯一一个望远镜与汤勺,强忍悲痛,靠着平日艰苦训练的经验与镇定自若的智慧,战胜了敌人,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与使命。大永这样一名普通战士的快速成长,使我们看到了5班精神的传承,信仰的延续。这种大无畏爱国主义精神就是由一个个儿子、丈夫、父亲..……等普通战士共同铸就的。《狙击手》是一部简单纯粹的电影,通过个体的小故事,以小见大描绘出了战争的宏大与残酷。缅怀历史、观照当下,珍爱和平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逝去的英烈,他们是一个个简单且纯粹、普通且高尚、平凡且伟大的热血生命铸就的。在记忆的历史影像中我们应该铭记每一场战争、每一名英雄。在我们的心中,一个都不能少!

本文来源://www.ghp7.com/g/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