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网 >地图 >小学生观后感 >

定风波读后感

定风波读后感

时间:2024-03-21 作者:观后感范文网

定风波读后感精选(7篇)。

我们该如何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读作者写的作品能让我们变得有智慧。 要想写出一篇有价值的读后感就要将书中的主要思想记下来,“定风波读后感”为观后感范文网为您收集并提供。

定风波读后感 篇1

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已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在黄州身处八百孤寒的处境之中,生活十分拮据,但他却仍然能保持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苏轼和友人一起出去郊游采风,谁知天气骤变,自己身边的人个个忙着躲雨,惟独诗人自己仍然能乐观的在雨中吟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曲《定风波》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从诗人口中脱颖而出。

词的上片写了诗人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词的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在此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对之的升华。读了苏轼的这首词,让我突然之间感受到:人生就算再大的风雨,只要我们能坦然面对,这些又能算什么呢。这无时不刻的给了我们后人很多的启发和感想。我感觉我在读的不是一首诗,而是在读一个人,一个拥有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的勇者。苏轼这一生命途多舛,他屡遇艰危却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这首定风波便是他最好的生活写照,也是我们后人最好的精神教材。

定风波读后感 篇2

此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藐视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襟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风很大,雨点很猛,穿林打叶,风声呼叫,面对这样的情势,一般人都会惊惶失措的,可是作者用“莫听”二字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无所谓,从容处之,外物不足萦怀,紧张什么?跑什么?我就要悠闲自在,不慌不忙地慢慢走。“何妨”、“吟啸”活现了抒情主体的泰然自若的心态。

“竹杖芒鞋轻胜马”,超旷达观之状可掬。“竹杖芒鞋”比骑马轻快的多!这种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蓑烟雨任平生”,点明了词中所说的风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风雨,而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现在所面对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遂晴”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也暗示对未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测。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为什么在“穿林打叶”的时候,“我”能够那样从容不迫地“吟啸且徐行”呢?因为我早就预料到,狂风骤雨肆虐的景况很快就会过去的。这是苏轼定风波“我”在政治生涯

中的心理体验。只要能经得起狂风骤雨的吹打,必然会有清风丽日跟着到来。“也无风雨也无晴”。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是颓丧沉沦。

定风波读后感 篇3

《定风波》是唐代文人杜牧所作的一篇名篇,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诗以描绘风波的过程和表达作者思乡之情为主线,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表达和绘画描绘能力。在读完《定风波》后,我感到这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张力的诗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对《定风波》的主题深感赞叹。整首诗以自然风景为背景,着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风波。诗人通过对风浪的描绘,传达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诗的开头,杜牧以“葱茏郁葱”的字眼将风景描述得犹如画卷般美丽,这与第二联“碧云凌云竞盛观,易蹟事绪绳纡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诗篇意境突变,一幅激荡四溅的江湖即刻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在美景中突出破坏和沉浸于负面情绪的手法使这首诗更加富有张力。

其次,我对《定风波》的艺术手法印象深刻。这首诗的描绘手法极富想象力和绘画感。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描写性词汇,有助于读者更加清晰地想象出风波的场景。例如,“波湾罗袖翠烟飘,吴苑秋风起泛溢”描绘出风浪翻滚的激情,而“苦辰蒲萄泪澜濛,弥漫长岸共朝夕”则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些巧妙的描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内心的激动和动荡。

最后,我对《定风波》的情感表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展现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刻眷恋之情。尤其在诗的最后,杜牧写道:“谁家红袜插新竹,桃染腰带扣寒珠。”这两句诗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红袜和桃染腰带都是家乡的标志,它们让诗人想起了家乡的人和事情,而插竹和扣珠等细节则更加生动地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这些情感表达让我感受到了深刻的思乡之情,也意识到了家乡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读完《定风波》后,我对这首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更是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刻思念和情感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主题、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打动了我,使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读完《定风波》,我对杜牧的诗歌才华和思想感到更加敬佩,也对家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定风波读后感 篇4

—— 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79年,对于一般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串冷冰冰的几个数字;可对于苏轼来说,却是人生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正在湖州任上的苏轼突然被逮捕下狱,罪名是在诗文中攻击朝廷的新法,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虽然苏轼成功营救了监狱,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但他在精神上遭到了这场卑鄙残酷的起义的沉重打击。

在黄州期间,他在东坡读书,游山玩水,在老庄和佛教中寻求解放。这首脍炙人口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在黄州任上所作,体现了作者悲凉苍劲而又旷达坦荡的情怀。

在解读这个词时,首先要注一文本前的小序。《词序》并非苏轼的第一篇。在苏轼之前,张先在词中大量使用小序。然而,张先的创作方法对苏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苏轼此词中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由:词人从黄州去沙湖途中偶遇小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雨过天晴后,遂作此词。按照生活常理,途中遇雨,这本是自然现象,可是词人深有感触,借眼前景,写胸中事,谈人生哲理。

词的上片写雨中所遇所感。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就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听觉冲击力。雨“穿林打叶”,所发之声让人寒不能禁,难以忍受。

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词人借题发挥,前面加上“莫听”就体现了作者不为外物萦怀之意。既然如此,那该怎样呢?“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面对自然界和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作者的态度是明确的:在雨中照常“吟啸且徐行”。“何妨”则体现了作者历经千山万水之后笑看风云的从容情怀,颇有六朝名士之风度。

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句中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意象的对举运用:“竹杖芒鞋”与“马”。很显然,前者属于闲人,拥有它们,可以极目骋怀,畅览无边秀色;而后者则属于忙忙碌碌的兖兖诸公,骑上它,奔波在被苏轼称之为“蜗角虚名”的名利场中 。

着一“轻”字,有四两拨千斤之效。从中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东坡老人“无官一身轻” (此时所担任的“官”与“无官”差不多)的欣喜,而且也体味到他对世俗中人的蝇营狗苟的行为的不屑。接着,词人以反诘式的“谁怕”响亮地回答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和人生追求。

正因为如此,词人才能

“一蓑烟雨任平生”。由此观之,词人志在江湖、披蓑烟雨的隐逸之思跃然纸上。清人郑文焯在《手批东坡乐府》中论及此词时说:

“此足徵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斯言洵为的论。词人既可以在自然的怀抱里任情而动,也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任天而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惟其如此,才能在风雨如晦的人生中消解苦难,度过一生。

下片写雨后词人的感受。“料峭的春风”已把醉酒之人吹醒,酒后的感受是“微冷”。毕竟,任何依赖酒精麻醉的方法都只能是自欺欺人,不是长远的计划,酒总会在那一天醒来。

因此,词人不是选择逃避,而是迎头赶上,直面人生。这时词人欣喜地发现,前方“山头斜照却相迎”,已经雨过天晴了。再回过头来看看以前所走的风雨交加的道路,真是百感交集。

一般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轻易地抛弃以前经历的风风雨雨,一身轻松地走路。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是擅长“瞒和骗”的。苏轼却不然,他很理性而又从容地说:

“归去”。荣辱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苏轼的这种隐逸思想并不是孤立出现的,在他的另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在他的《满庭芳·归去来兮》中一开始就大声疾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词人以一种悲凉的语调说,我想回到故乡眉山去。可是身不由己,人生的曲曲折折总要面对。

因此词人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换言之,风雨可能很快就过去了,但前方未必是晴天。

我们正确的人生态度是泰然自若,“任天而动”。面对人生的苦难,词人选择的是自我消解。因为人总要活下去,总要去自我排解。

不然,那就像屈原一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选择一条“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不归之路。当然,这里的超然不是麻木,不是退却,而是宽广而智慧的人生观。

对于苏轼在词的表现特点,前人已有论述。胡寅《酒边词序》中就用极其赞赏的口吻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

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后半部分关于苏词与“花间”、柳永的比较我们姑且不论,但前半部分对苏轼词的特质的解读无疑是十分妥贴的。如果用它来解读此词,则几乎妙合天成。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东坡老人那遇祸不惊,笑对苍茫的优游之态和“任天而动”,达观超脱的诗意人生。

定风波读后感 篇5

《定风波》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辞别诗。这首诗以写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并通过凄美动人的文字,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与无奈。读完这首诗,我不禁为杜牧的才情所折服,同时也感叹生活中离别所带来的伤感与挣扎。

诗的开头,杜牧以“遥怜”二字描绘了他即将离别的对象。这两个字放在一起,给人一种远离的悲凉与惋惜。接着,他描绘了月色和波浪,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自己的离别情绪和大自然相融合。这种话语风格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让人的心情忍不住陷入深深的思考和留恋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杜牧用“处处”、“渺渺”等词藻,再次强调了自己即将面临的离别的无边无际。他形容自己的心情如“黄鸟”一般,飞过大海,远远地眺望着远方。这种生动的形象表达,让人倍感忧伤。

进入诗的后半部分,杜牧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女友。这位女友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还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善良的心灵。杜牧用“良儿”和“才子”等词语形容她,给人一种无尽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思念之情,希望她能够记住自己,并感受到他的离别之痛。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杜牧用“记取”二字,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再次彰显出来。他希望自己的女友能够牢记他的爱,即使相隔甚远,也能保持对彼此的思念。

通过阅读《定风波》,我深深感受到了杜牧的离别之痛与无奈。他的诗中散发出的深情和伤感,让人回味无穷。诗中的景色描写清新自然,情感表达细腻真切。通过这首诗,我也体会到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它们是人们在面对分离时所必然经历的情感。

离别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却往往带来了伤痛与痛苦。通过《定风波》,我明白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心情是多么的复杂与无奈。这首诗以其凄美的笔触深入人心,让读者陷入对离别的思考与体会。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离别的时刻。无论是与亲人、朋友还是与爱人的离别,都是一种煎熬与难过。通过读《定风波》,我学会了如何勇敢面对离别,如何用笔墨抒发内心的思念和痛苦,并通过文字与对方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联系。

《定风波》这首诗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相聚和拥有,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离别的痛苦是一种成长与前进的必然经历。我希望在日后的生活中,无论面对怎样的离别,我都能以坚强的心态去面对,保持真挚的情感,牢记离别时的思念与深情。

定风波读后感 篇6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我们都非常喜欢,是苏轼借事抒怀的代表作。描写了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与朋友春游时,途中遇雨这么一件事。上半阕,苏轼乘着酒兴,在雨中抒发豪情,下半阙,酒醒后迎着斜阳,诉说对人生的感悟。

好词就是这样,画面感极强,一句话就把我们带入到了那个情境当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一句妙在用“雨声“来代替雨,仿佛耳边已经”啪、啪“作响,雨点穿过林叶缝隙,打在脸上,又凉又疼。”穿林打叶“四个字非常有质感,可以感觉到这是一阵骤雨,雨落下的又急又有力。眼前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场景,有人跑着找地方避雨,有人拿出各种东西遮挡,有人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慌乱之中尽显狼狈之象。而在这场慌乱的景象中,唯独一人与众不同,这场骤雨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兴致,反而激发了他的豪情,他依旧拄着竹杖慢慢地向前走着,时而高声吟唱,时而纵声长啸,在雨中尽情的释放自己。而这时的雨声衬托着他的吟唱长啸,已然成了背景音了。

经历了“乌台诗案”的苏轼,就是用疾风骤雨来比喻人生前进道路上的危机和困境吧。面对打击和责难,人们纷纷选择了逃避、妥协、放弃,而苏轼用“莫听”“何妨”等词,展现了他的执拗、轻蔑、豪放、从容,也表明了他的态度。”古有“苏门长啸”的典故,可知“吟啸“对古人来说是清雅、脱俗的行为艺术。也不知道古人的长啸到底是什么声音,总让我想起电视剧《笑傲江湖》,刘欢唱的主题歌开头那声,听了让人精神一振。“徐行”不仅是因为从容淡定,是他根本没有把这场雨当作是前行的障碍,而是途中偶遇的一场景致。

“竹杖芒鞋轻胜马”,看到那些骑着马,在泥泞中打滑跑不起来的样子,反倒是自己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走的轻松、稳健。马的优势自然是在官道上跑,就像我们的跑车在高速上,而一到泥路、小路上就陷入麻烦,好像在我们堵车的城市中,每每骑着自行车掠过一辆辆堵着的汽车时,就有一种“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感觉。当然,这也是两种境遇的对比。曾经位高权重,现在是无官一身轻,天性乐观的苏轼,此时也不忘打趣一下。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一生中总是担惊受怕,怕什么呢?怕不可预知的未来,怕想要的得不到,怕已经拥有的会失去。老子《道德经》中讲: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怕是因为有私欲,才会患得患失,而苏轼用”谁怕?“向世人宣告:“我本无欲无求,我怕什么?”一生都在这烟雨之中,又有什么关系呢?乐得逍遥。“任平生”三个字尽显潇洒。

定风波读后感 篇7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紧紧扣着道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从而展示了作者豪迈的胸襟和达观洒脱的性格。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写景与议论相结合,通过意境发议论。作品的开头十分壮观,风穿林,雨打叶,大自然的突然变化铺天卷地来,这是读者都可以感觉到的;但是作者本人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依然徐步而行,从容呤啸。这两句下笔突兀,有声有色,气势饱满,景象宛然,活生生地勾画出一个在政治风浪中无忧无惧,自然自在的苏轼形象。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作品前四句的小结,也是作者一生处世态度的总概括。这可以说是"豪放",也可以说是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戏弄,洒脱中略带一点玩世不恭。

"料峭春风"三句是写景,也有个人感受。从整个作品的思想上说,它是一个过渡,是为作品最后的议论所设的一个铺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极了,说理警辟,气力圆足,写的是眼前景,说的是人生哲理,既有诗情画意,又似乎带一点禅味。

在格式上,这篇作品有八个七言句,三个二字句。如果把"谁怕"、"微冷"、"归去"三个二字句抽掉,其余的八个七言句仍可构成一首完整的作品,而且基本意思未变。那么这三个二字句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呢?我想它的作用主要是突出感情气氛,增强节奏感。一首七言诗的旋律、节奏是迀徐平缓的,嵌入三个二字句后,其旋律、节奏立刻发生变化,读起来使感到跌宕起伏,豪迈奔放了。

本文来源://www.ghp7.com/g/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