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网 >地图 >小学生观后感 >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3-12-23 作者:观后感范文网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系列10篇。

写影片的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栏目小编精挑细选的这篇文章名为“《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非常值得一读,这里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到您!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

早在年前央视就有预告正月初一那天会播出《典籍里的中国》,那时候虽然想看,但也没有太过重视,所以初一那天我并没有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但初四晚上我用手机看了一遍之后,又重头到底看了一编,今天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再次看了一遍,每一遍都让我感觉震撼,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节目的第一期讲的是《尚书》,《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孔子白头整理。节目中钱老借孔子之口说读《书》的好处有三句话: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王嘉宁说:“打开这本书,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节目中有一个核心人物——伏生。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中记载: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伏生生于战国,经秦朝,故于汉朝,一生与《书》有着解不开的结。伏生少小就学习《书》。在秦朝“焚书坑儒”时,他冒着杀头的罪名把《书》藏在了家中石壁中。在秦朝末年,兵乱大起,项羽火烧咸阳,伏生一家携书逃亡。在逃亡的路上天降大雪,伏生的妻子重病,女儿也几乎冻死,要烧书简取暖的时候,伏生的妻子却阻止了,因为这些书早在之前是伏生的儿子以命相搏才保下的。天下初定,伏生回到家破壁取书的时候发现《书》已经损坏,经整理才得28篇,这也是为什么《典籍里的中国》中说28篇的原因。后来又得一篇,共29篇。伏生晚年在齐鲁一代传授《书》,后来汉文帝想要召伏生进朝授书,但那时候伏生已经九十多岁,不堪舟车劳顿,所以汉文帝派太常使掌故晁错到章丘向伏生学习、取经。至此《书》留存皇家,传于天下,为今文《尚书》。

剧中的感人之处很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伏生的眼睛。从他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很多东西,愧对妻儿、《书》有损坏时的悲伤;听到古文《尚书》失传时的紧张和焦急;还有历经劫难后在眼中留下的历史沧桑和智慧……但他眼中最多的是希望!当听到陛下有诏时,伏生眼睛突然就亮了,那是希望的光,所以伏生说:“皇帝陛下知道《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在晁错学完《书》而离开时,伏生的眼中充满了希冀。他说:“而今将《书》还于天下,我已无憾矣!”我想那时候他一定是在期盼晁错能使《书》传于天下吧!在从现代离开,回身望时伏生眼中饱含泪水,那时他一定看到了希望,心中一定是欣慰的,不然也不会说:“《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如此种种,都是那位老人对传承的执着啊!

在伏生之后,西汉孔安国竭尽全力推广古文《尚书》,但西晋“永嘉之乱”后全部失传,后来东晋梅赜结合今文《尚书》及其它古籍编撰了伪古文《尚书》流传于世。

不管是伏生还是孔安国、梅赜,或是后来唐人青石刻经,都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华夏智慧的传承人。这也让我想起了司马迁身残写《史记》,谈迁两度写《国榷》,李清照孤苦护金石文物……他们所做之努力,令人敬仰,使人铭记于心!

剧中说了《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大禹用了十三年时间,历经磨难,走遍了华夏各地,用足迹丈量土地,从而把华夏划为九州。后世人也把中国的疆域称为——禹迹。

从茫茫禹迹到伏生护书再到今人传诵,这是智慧的传承、文化的传承、血脉的传承!剧中伏生问撒贝宁:“华夏何为一体?”撒贝宁答:“自古就是一体!”怎能不令人感动?

剧中提到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曾经读到王道士把书卖给英国人斯坦因时,我以那些典藏经书的口吻说过一段话:

我,已沉睡了无数个日月,在今天,睁开了惺忪睡眼。然而,曾经的日月,没有照亮此刻的天,我茫然四望,何去又何从?纷飞的战火,暴露于外的贪婪,风雨飘摇碎骨粉身,有谁知道,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千万里的奔波,远走他乡的辛劳,有谁在意,我将来秋水望穿的凄凉。或许,有人知道,就像我知道一样,可是,那,又能如何?我不再挣扎,空洞的眼睛,穿过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我看到了犹豫,看到了不舍,看到了痛苦,还有茫然无措。我惨然一笑,坐着不知去往何方的车队,遥望泣血的残阳……

且不说王道士为保护那些藏经时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说他把藏经卖给斯坦因的正确与否,只说那些典籍文物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实在令人痛惜!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往何方?典籍中都有答案。现存的典籍弥足珍贵,是每个读书人都应该去重视,去阅读的。

作为读书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为华夏文化,华夏精神,华夏智慧的传承做些什么。我们做不到像伏生那样可歌可泣,但我们也可以出一些绵薄之力。为往圣继绝学,于后事传经典。或许我们对华夏文化也所知不多,但我们应尽我们所能把华夏精神传承给我们的学生。争开万千花,争结万千果!中华之未来,在孩子们的手中,也在我们的手中!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2

2021年10月19日,今天是来到第三期陕煤集团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班的第五天,根据课程安排,上午我们一起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让我叹为观止,受益匪浅。

忠孝美德,千古流传。大禹帝在带领部落的时候,他的人民都愿意追随他,视频中,他帮助老人,爱护子民,大家说出了追随有美德的人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心声,这也说明了忠孝在现在社会的重要性,这一品德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忠孝品德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美德。

忍辱负重,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学习司马迁在逆境中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基本,想尽办法做好本职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增加提升咱们班组长的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安全管理等能力,让员工干得舒心,让企业获得效益,才能实实在在体现咱们自己的价值。

知人善用,戒骄戒躁。在我们工作中,部分人员或班组长掌握一些技能后,就认为自己行,企业离不开自己,不去学习思考,不遵守劳动纪律等情况时常发生,不去与时俱进,最后很多这样的班组长最终被淘汰。我们作为基层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学会知人善用,调动团队的力量,激发班组员工积极性,运用大家的力量去完成共同的工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可以塑造英雄,但不能夸大,英雄是一个标杆,抓基础,定标准,知行合一,才能出色完成班组的工作任务,同时也能让我们大家有方向,有目标地凝聚在一起,干好班组的每一件工作,对于自己的管理也是一种提升。

勤思敏学,取长补短。诸多历史人物的成功与失败点,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得与失,才能不被历史遗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总结前人的得与失让我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避免前人的错误出现在自己身上。

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口粮,作为陕煤优秀的班组长,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去学习感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3

819班林伟豪

一部典籍,凝聚了中华人民世代的心血与智慧。人们世代相传,将一部那典籍流传至今。接下来了,我们就一起走进典籍——《楚辞》。

说到《离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以屈原浪漫主义为主的一部千古流芳的典籍。

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联盟之时,秦国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惑,让楚国放弃与齐国联盟。正当全朝廷都在大摆庆宴之时,只有屈原一人上书朝廷,当众对楚怀王说这只是秦国的一个圈套。可是朝廷上的官员都不相信,让大王不要听信屈原,要去追随世代楚王的理想——收回商於之地,秦国派来的使者也极力辩护,还以自己的性命发誓。

一向与屈原交好的楚怀王在这种情况下竟听信谗言,拒绝了屈原,屈原失望地走出朝廷,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诗中,是他对国家的失望、朝廷的厌恶、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志向与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但今日,却是越来越多玩世不恭、对国家、社会、人民漠不关心之人。我们需要屈原的高洁情操,需要他的爱国之心。

在楚怀王刚即位时,屈原就已写了举世震惊的《橘公颂》。面对众多官员的质疑,一篇《橘颂》,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热土的热爱及拳拳的赤子之心。

据说后来,屈原回到汉北,看到前方战士们咏着《橘颂》,前仆后继、热血奋战。可见其深深的感染力与爱国情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因为爱国的这种思想,念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战士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屈原还为了祖国,整理成古代诸多先贤的经历、思想,汇聚成了《离骚》,源远流长。为探索成功的政治道路,屈原坚贞不屈、不辞劳苦。终是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终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求索精神,为中国挖掘了不可计量的宝藏。若是没有这种求索精神,中国人的高速铁路或许还落后于世界;若是没有这种精神,5G网络也许还没有出世;若是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就没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坚持求索的精神、深切的家国情怀……一部《楚辞》,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读典籍,领略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将先辈们精神的薪火不断流传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4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经由糜老师的推荐才得以了解这部节目。

暂时该节目才推出一期,选择的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内容。

以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千多年与伏生交谈,在《禹贡》这篇中记载了大禹治水使用疏导法取得成功的故事,并在其中多次强调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而在“牧野誓师”中吴樾饰演的周武王面对各种困境,如:手下通过各种占卜都预示了不幸、兵车陷入泥潭中、兵力悬殊……就在他尽力维持时,商民求见,送来了很多帮助,兵车可以顺利到达,甚至在商军中都有愿意倒戈加入周武王的军队,深刻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最令人震惊的是武王与众人共同宣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最终,一举誓之。

这部节目吸引人的不仅是其内容,同时还有其科技方面,运用了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技术,来辅佐舞台分区的形式,从而达到视觉情感冲击直观化的表现形式。

在这么多的形象中,最令人钦佩的还是伏生,伏生一家为了保护《尚书》从咸阳逃出,准备回山东,仅带了数车《书》,财产几乎全部都抛弃了。妻子因天寒不舍烧书取暖而冻死,儿子为保护《书》而与乱兵拼命,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最后,他终于回到了山东。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意。”历代学者称其为“尚书再造”。这部节目通过与历史人物对话的新方式向人们重新介绍了《尚书》,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5

819班梁昊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简意为“战争,关乎国家的紧要之处,系及千万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细探究。”孙武先是著成了《孙子兵法》这一被后世诵为“兵家圣典”的大作,后又为吴王阖闾献计近十载。最终,却也抱着无穷的失望远离战争,归隐山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见,包括战争的一切行为,大多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找到最正确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后延伸,我们便可以知道要“慎战”,“重战”。慎战,即为量力而行。倘若《长津湖》中部队在行军遭阻时杀敌心切,又岂能安全地隐蔽起来?而重战,就是在必要时倾尽全力,不辞劳怨达到目标。

孙武,童年时祖父立功,被赐姓孙。后在少年时期,历经“四姓之乱”,叔父被构计陷害,因而立下传孙氏兵法之大计。逃往吴国著书期间,偶遇并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为楚国忠臣,却惨遭奸臣陷害,死无葬身之地。伍子胥报仇心切,逃往其对立国吴国,在与孙武结下刎颈之交后,互相别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后,伍子胥助阖闾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阖闾举荐孙武,吴王熬不住劝,接见了孙武。

孙武是何许人也,其才干一下被阖闾看中。念吴国大业,阖闾积极向孙伍两人询问计策。两人齐道曰:“要想灭楚,先需强吴,而后肄楚,最后决战。”强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准备,提升自己的才干,从实质出发;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标虚实,不打没有信心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可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最后的“决战”,往往是最关键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到了真正的最关键的时机,往往学会变通者才可取胜。

在孙武的建议下,阖闾下令广积粮仓,高筑城墙,此是为第一步。而后,派兵骚扰楚国边界,而又不动干戈。几年的准备下,楚国终于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连胜国内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关键在于战术的得当,两翼空虚,便给了敌军可乘之机。”这一伐唐,给了吴国一个机会,便一举在柏举给了楚国当头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吴军却开始就地烧杀作乐。尽管孙武百般劝告,依然不被阖闾所听。孙武念想已经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干脆又退了山林,与伍子胥再次相别。

不久,夫差继位。昔日的大捷士气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权臣蛊惑,赐死了伍子胥,可怜一代贤士,还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场。话说,没有了贤臣的辅佐,夫差很快被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国。唉,骄兵必败,武圣关二爷也正好是被吕蒙算计,败走麦城。我们之中,又何尝没有第二个夫差呢?

孙武听说此事,悲伤逆流成河。只叹“死人不可以复生,亡国不可以复存”。孙伍两人一世之交,还是不能在最后一刻相见。回想当初孙武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也会有几个至亲的朋友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6

大年初一晚八点在央视1套播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也观看了这档文化节目。看完后,脑海中只有两个字:震撼。《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讲述的是《尚书》。相传的《尚书》即五经中的《书》,是孔子晚期编纂的,原有上百篇,“不易懂”,“不易传”,所以孔子决定选出其中的精华,要求“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盛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后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许多的《书》都被烧了,这时就有了传《尚书》第一人——伏生的故事。伏生从小便读了《尚书》,后来为了让文化传承下去,他将一本《尚书》藏在自家墙壁中。后在运了一车《书》回山东老家的途中惨遇兵乱,他的儿子舍命护书,他的妻女因为不愿用《书》生火而病死。可以说若没有伏生,就不会有现在的《尚书》。由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的惟妙惟肖,从伏生的眼神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九旬的老人一生识读《尚书》,保护《尚书》的决心之大和对妻子舍命护书的痛心。他一生都在尊崇《尚书》,尊崇文化。而由撒贝宁老师饰演的穿越两千年的晚生,也正意喻着现代的读书人,这也是号召我们多多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同样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古中国,文明却不像其他三国一样都断传过,而是代代相传,一点一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我国的历史上有像伏生这样伟大的人物存在啊。当然这其中也有贤明君主的功劳,如果没有汉文帝,也就不会有晁错去拜师求学,《尚书》流传的机遇也就会小很多。由此观之,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因为一代代贤明的君王和贤能的读书人对文化的保护和尊崇。《典籍里的中国》的第一期看得我泪流满目,我不禁为伏生誓死护书的精神动容。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辈应当也将《尚书》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优秀文化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时真正的崇敬?何时真正的潜心学习?这些都是世间大道,而我却在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环境下,没有对他们引发崇敬之情,没有用心去体悟,在茫茫人海中,犹如浮萍,随波逐流,向细枝末节处找寻人生的答案,愧对古圣先贤,愧对列祖列宗。

《典籍里的中国》的热播,是中华之幸,民族之幸。经典犹如大树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来得多么不容易,来得多么坎坷,又来得多么深沉。这一份厚重的礼物,让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汗颜,我们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古圣先贤,但是古圣先贤却记得我们,记惦着他们的子孙!通过《典籍》的方式对我们谆谆教诲,让大家追根溯源,回归人生的大道。

在《论语》述而篇中:志于道、据于德、行于仁,游于艺,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脉络。但我们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视了根本,只是在游于艺,向钱、物而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排序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很多家庭有了钱后,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层面出现了的问题,随着社会物欲的影响,不断地摇摆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这就需要我们重回经典,在经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不需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古圣先贤们在宣传大道的时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认可他们,他们仍然道心不改,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为他们懂得大道不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们学习,坚持维护社会和谐和服务广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伤,不要让负面的能量侵入内心,而要像阳光一样,照亮他人。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具体,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树而沾沾自喜,我们当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万物,合二为一,以他人之长处,滋润自己内心,长养自己的德行,克己复礼,严于修身,养一身浩然正气。像古圣先贤一样,为道可以忘我、忘躯。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经在古圣先贤们的身上得以体现,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让自己内心的良知越来越升发,心境会越来越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人文自信。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8

典籍里的中国影片观后感

中国电影自问世以来,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了世界电影产业的重要一环。其中,中国典籍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它为电影注入了浓厚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独特的美学观照。在观看典籍改编的中国影片后,我被其独特的味道和深刻的思考所打动。以下是我对几部典籍改编的中国影片的观后感。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是中国文化宝库里的瑰宝。无数次的改编尝试让人们对红楼梦产生了更多的遐想与期待。而最让我深刻的一版是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这部影片从最初的整个故事设定到所有细节的处理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观照,通过优美的画面、精致的服饰、唯美的音乐,将红楼梦的唯美和伤感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观看这部影片后,我仿佛进入了贾府的梦幻世界,感受到了贾府的华丽和沉沦。影片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饱满的角色塑造为观众构筑了一个集喜剧和悲剧于一体的视觉盛宴。gHp7.coM

而《水浒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激烈的战斗场面而著名。导演冯小刚的电影《射雕英雄传》将这一古典名著的故事搬上了银幕。这部影片在细腻还原了小说故事的同时,通过故事背后的中心思想,反映出真善美与人性善恶的矛盾。影片的画面唯美而华丽,服饰和道具设计精致独特。尤其是导演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使得观众对其中的人物形象产生了更多的共鸣和情感投入。

另外,中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诗集之一,《唐诗三百首》,也曾被搬上银幕,如《卧虎藏龙》。这部影片通过对唐代武侠小说的重塑,将唐诗、剑术和爱情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意和侠义的并存。影片以绚丽多彩的动作场面和精美的布景为观众展示了古代武侠的壮美。而影片中的角色情感纠葛和爱情发展也与唐诗的意境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了意外的情感震撼与美感享受。

通过观看这些典籍改编的中国影片,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这些影片在保留原著情节的同时,通过导演的重诠释和创造性的表达,使观众对原著产生了全新的感受与理解。这些影片从时尚、美学角度出发,通过精心的造型、布景和音乐,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展现给了现代观众。观看这些影片让我深入感悟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性,同时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努力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总之,典籍改编的中国影片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审美观照。通过这些影片,观众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底蕴和魅力。这些电影通过对电影语言的精湛运用,将典籍中的细腻情感和人生哲理呈现给现代观众,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共鸣。在接近1000字的篇幅中,我仅仅简单描述了几部典籍改编的中国影片给我带来的影响,但它们所带来的情感和思考是无法言尽的。这些影片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电影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向往。希望中国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吸纳典籍的灵感,创作出更多引人入胜的作品,为中国电影的辉煌贡献更多的力量。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9

我们总是在人生的天平上将生命与其他物质衡量,那一头盛的或是亲情友情,或是家国百姓,而伏生用一生装满的是一部《尚书》。

如果没有这段故事,我或许从来不会对这本既著名又陌生的典籍生发兴趣,而是将这枯涩难懂的文字拒之门外,而现在字字看来都是血,也不经意发现伏生与他所护的《尚书》竟有如此多的相似相通之处。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禹贡》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置生死于度外,开拓新道路选定新方向,不畏困难,何惧浪涌的形象也像极了伏生。流离于异乡,挟藏书漂泊,一路上穿越炮火,一路上捱寒受饿,爱子以死相搏,娇妻病亡于困厄,但护书的信念就像火把,比炮火耀眼,比刀剑锋利,使他也将生死不顾。像姒禹一样,他也开拓了新的道路,讲解《尚书》,将大半生倾注,在炮火后矗立起崭新的桃源,使圣人先贤的姿态重新跃动,哪怕年事已高,哪怕文章难懂,你独乘一舟,漂泊于《尚书》之流,疏浚“壶口”,“安定九州”,让文明之河蜿蜿静流,哺育一代代人,塑成一代代魂。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牧誓》中武王不顾雷鸣雨打,救生民于水火之中。除旧立新,上鉴古人之道,下启汉景之盛,只不过伏生的刀戈化为毛笔,伏生的解救在于思想。承继先贤治国之道与思想之精萃,传与世人,造福黎民,灌溉秦王焚书后贫瘠的思想,让人们重新找到身处何方,志在何处,国家何去何从。你披甲戴盔,向着愚昧与黑暗思想的禁锢刀剑相加,守拙静谧的精神家园,行天道,传圣贤之言,亲黎民,解疑难万千。我很难想象是什么力量,让伏生倾其一生去传承去保护《尚书》。我想单单是对文字的热爱已无法解释,这更像是一种信仰,或者说是一种期待,信仰圣贤之道,期待明日可得。武王伐纣周朝伊始,伏生讲学,开辟的是思想新纪元。

故事落幕,很多人情不自禁地落泪,也许感动我们的不是一本叫《尚书》的典籍,也不是一名叫“伏生”的老者,而是他们,是伏生与《尚书》之间已难以割裂的关系。“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无伏生,亦不明其意”通俗点讲,伏生已经成为《尚书》的一部分,《尚书》是他生命的全部,他给《尚书》以新的生命。

或许,这也是伏生毕生的愿望——活成《尚书》的样子,置生死于度外,救黎民于水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用一生践行。我想,当他日薄西山,也从不后悔在天平的另一端放上了《尚书》,毕竟在我看来,一个人,一本《书》,讲授一生,流传一世,他们等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0

由 (用户整理) 分享

一、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过去半个甲子,可以说我们一直处于“娱乐至死”的时代。港台风、欧美风、哈韩哈日风,轮番上阵。再到内娱兴起,全民选秀、全民狂欢。时至今日,各大卫视的王牌综艺,以及作为后起之秀的网络综艺,仍然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流量。我们乐过、笑过、感动过,唯独极少回首来处,问问自己,我们的祖先是谁?流传下来了什么?

所幸国家有数,官媒有谱。我们忘了的,国家不曾忘。资本只逐利,官媒有担当。所以才能聚起一批有学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人,为我们呈现这样的文化大餐,来唤醒每一个中国人溶于基因中的文明记忆。

事实上,央视作为官媒,一直在坚持制作文化大餐,以飨国民。《百家讲坛》、《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汉字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等等等。所以除了倾心各种各样的娱乐综艺,我们不妨留出一些时间,带着孩子一起,看看以上这些精品大作,既增长见识,又是在承接祖宗的魂,续文化的根,岂不乐哉。

二、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有复杂的内外部原因造成的,我在乾园群中做过总结,在此不做重复。其带来的一个副作用一直影响至今,那就是在广大国人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带有偏见――外来的一定比自己的好,西方的一定比东方的强,新的一定比旧的先进。而作为“群经之首”的中华元典《周易》,更是直接被等同于封建、迷信,从此难登大雅之堂。

本次央视年度文化大作《典籍里的中国》,特地选择在传统中秋佳节之际,以高规格、大制作,由中国社科院、国家话剧院、国家图书馆为节目的权威性、专业性背书,带领国人走进《周易》、品读《周易》,这毫无疑问,是在为《周易》正名――《周易》绝非封建迷信,而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试想《周易》若为封建迷信之学说,可能在央视的舞台上出现吗?可能通过官媒去宣传、去推广吗?把《周易》等同于封建、迷信的偏见,从此翻篇,再无立足之所。

除了为《周易》正名,《典籍里的中国》还通过“百家讲坛”式的文化解读,和“话剧表演”式的舞台呈现,为《周易》正本清源。

《周易》虽源于卜筮之书,但在发展过程中,经由无数先贤的继承和发展,早已跳出卜筮之用,成为集自然哲学、社会哲学、治国智慧、人生智慧的大成之作。伏羲始画八卦,乃是为了在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以超绝的智慧,通过八个符号来观察、记录、推演自然的变化,以带领族人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过一世平安顺意之生活。文王拘而演周易,则是一个伟人在苦难中的不屈与抗争。七年光阴,两千多个日夜,这位丧失自由、痛失爱子的君主没有因苦难而倒下,相反以绝无仅有思想实验,将伏羲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终成《周易》。

孔夫子韦编三绝,留下《十翼》,从此让《周易》大放人文光彩。《周易》的思想精髓,深刻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建立和华夏民族性格的形成。经由西方传教士带至西方社会后,又深刻启迪了西方思想家、科学家的思想和科学探索。

时至今日,提起《周易》,若世人仍只看到《周易》的卜筮之用,而不见《周易》的思想光辉,那就好比在海边玩耍的顽童,只知沙滩上贝壳的精美,而不知大海的博大和深邃,此非《周易》之过,而为世人之大失。

本文来源://www.ghp7.com/g/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