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网 >地图 >小学生观后感 >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

时间:2024-03-21 作者:观后感范文网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集锦9篇)。

观看正能量的电影同样也能促进我们的成长,欣赏完一部作品后,我们会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观后感中体现的也是观众对作品的评价和感受。写观后感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立意。你对作品观后感的基本格式掌握了多少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毛泽东观后感(集锦9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篇1】

读伟人传记,做有志少年——读《少年毛泽东》有感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毛泽东做学生时的格言。毛泽东年轻时是一个有远大理想、追求真理的青年。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年轻时志向远大的毛泽东,已经成为我们最好的榜样。

《少年毛泽东》这本书以散文的形式,展现了这位世纪伟人的童年故事与少年时代曲折的成长历程和艰辛的求学经历。探索这位伟大革命家的人生理想和气质,为我们今天的伟大理想提供一个学习的途径。少年时的毛泽东热爱读书,不屈不挠,追求正义,爱打抱不平。

他十三岁时忍痛辍学,在家里替父亲干农活,但还坚持读书。16岁时,他得以离家到县城读书,然后踏上了救国之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长沙》不断激励我们有志青少年奋发图强。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匆匆,转瞬即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使有限的生命散发出绚丽的光彩呢?毛泽东给了我们一革命确的答复。他自幼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持之以恒,最终与其他革命前辈一起建立了新中国。

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我们年轻人的偶像崇拜和最热烈的回忆。

用作者的笔触,我沉浸在毛泽东的青年生活中。书中的精华让我吸收不尽,一个个动人的情节,一个个的励志故事,将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宝藏。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篇2】

 在新中国成立63周年之际,我又一次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深受感动,特别是毛泽东小小年纪就有着舍己为人的好品质,着实令人敬佩。

《少年毛泽东》有这样一件事:一个秋天的下午,毛泽东正在山下放牛。忽然,乌云翻滚,马上就要下雨了。他想起家里晒的稻谷,就赶着牛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到了毛四阿婆房前,他看见毛四阿婆一个人正忙着收稻谷。这时,狂风夹杂着雨星一阵紧似一阵,眼看稻谷就要被淋湿了,毛泽东赶紧跑过去帮毛四阿婆收起稻谷。收完稻谷,大雨倾盆而下,他回到家时,自家的稻谷早已被雨水浸泡了。父亲回来后,把少年毛泽东狠狠地责骂了一顿,可毛泽东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过错。 看到这一情节,我很佩服不已。毛泽东宁愿自家稻谷被淋,也要帮毛四阿婆收稻谷,这种关心穷人、苦人的好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啊!毛泽东从小懂得关心他人,长大后才能胸怀大志,以天下事为己任,救人民大众于水火之中。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句名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从小培养良好及的品行有多么的重要。看看少年毛泽东,再想想我自己,我感到自己多么渺小啊!记得同学有一次没有写作业,向我请教时,我不耐烦地说:“走开,我还急着写作业呢,你去问别人吧!”如今想起来,真是不该这么做。今后我一定要做个好少年,也要向毛泽东学习,以他为榜样,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篇3】

寒假,我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后,让我印象很深刻。最深刻的有两个:一是毛泽东学习刻苦,工作努力;二是毛泽东小时候志向远大,长大后不愧为世界上有突破的伟人。

让我先讲毛泽东的勤奋学***。毛泽东八岁开始读私塾。他读书很用功,总是盼望着上课。因此,他总是觉得课程进展缓慢,经常要求老师告诉他一些新知识。

有一次,老师出去给学生留作业。毛泽东一下子就完成了。他没有时间做任何事,所以他让几个学生一起去游泳。

老师回来后发现了,就惩罚他们对很难的对子,对不出的打手心。毛泽东对答如流,老师无比惊讶,就免了毛泽东的“竹笋炒肉片”。对照自己,在学***到一点点小困难就退缩,就想依靠别人帮助,而且在学***肯勤奋努力,不肯刻苦钻研,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反而偷懒的理由一箩筐。

对比之下,我感到非常惭愧。

再讲讲毛泽东的志向。毛泽东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决心改变不平等的社会,所以他坚持读书。为了能去长沙读书,不惜与父亲闹矛盾。

父亲毛顺生让他做生意,多挣点钱,但他不肯生也不肯死。即使他父亲责骂他,他也不会屈服。最后,父亲只好同意他的决定。他在临走时作了一首诗以铭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他的诗句里,我强烈地感到一个志存高远的乡村少年奋发图强的抱负和云游天下,四海为家的非凡襟怀。

年轻的毛泽东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崇拜的偶像。他的青春是历史上最温暖的记忆。他年轻时就出生了,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新中国的奠基人。

读完《少年毛泽东》这本书,我以后一定要勤奋读书。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篇4】

毛泽东不仅诚实,还很善良。有一次,他们的村子干旱,而且有许多蝗虫啃吃庄稼,于是,毛泽东和他们的伙伴们做了许多消灭蝗虫的机器,蝗虫被驱走了,可是好景不长,比上次更多的蝗虫来了,这次,连野菜都被蝗虫吃了,百姓们失声痛哭,一天,一位村民建议到:“我们可以向富人家借呀!

”可是,富人家不借,毛泽东求爸爸把他们家一年的粮食借给了大家,大家为了表示感谢,毛泽东终于能去外面上学了。

毛泽东太伟大了。我想学习他的善良精神。今天真开心!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三)

今天,我们集体去了电影院,我们看的是《少年毛泽东》。

讲的是边远的韶山冲里成长着一个叫石三伢子的少年,童年的无拘无束让他与小伙伴们经历了一连串惊险与惊喜并存的神秘历险,少年与同伴做游戏时无意中发现的鸟蛋竟然孵化成一只不知名的大鸟,少年时时刻刻想要让自己和大鸟一样冲出深远的乡村飞向更远的世界,其中有一次,教书先生要把石三伢子赶出学堂,但为了真真正正的考验他,就让他看着清澈透明的池塘,动脑筋想一首自己的诗,他变得诗很有灵感,但好景不长,他因为一些误会爸爸就不让他上学,但勤奋好学的他,和妈妈给他的建议:可以自己学习,为此妈妈还给他买了书,就这样,慢慢,他>长大了,就要远走高飞,看着这些,我们就要开始讨检自己,你每次做错事时,父母是多么的伤心。

人的生命就这一辈子,不可能天长地久的生存,每天抱怨生活不公平,整天愁眉苦脸,与其每天快乐一点,给生活添件色彩和生机,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着远大的志向,有了目标就会有希望。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篇5】

毛泽东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也是我们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位伟大人民领袖。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

里面主要是讲毛泽东小时候立大志、刻苦读书的故事,其中毛泽东半耕半读的事故令我很感动。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学堂停课,私塾先生要小学童们在家复习,但毛泽东父亲却让他去挑粪。于是,毛泽东只好放下书本,去挑粪。过了一会儿,父亲见不到毛泽东的影子,便出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却在看书,父亲生气地问:你才挑几担?就在这看书?毛泽东说:15担。父亲听了惊呆了,一个14岁的娃子能挑那么多,了不起,他只好说:天黑了,我和妈妈等急了,快回去吧!

读了这本书我为毛泽东热爱读书的精神所感动。虽然现在我们生活环境好了,不用半耕半读,但是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勤奋学习的精神,珍惜读书的好时光,认真学习长本领,将来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2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篇6】

五一放假了,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来到电影院**《少年毛泽东》。

看完电影,我想了很多。毛泽东从小就喜欢读书和帮助别人。为了帮贫苦的孩子们上学去山上捉野猪,为了救好朋友自己去把野猪引开,蝗虫来的时候他想办法治蝗虫,蝗灾过后他为了全村的人能够度过灾荒说自己家有粮食并求父亲开仓放粮,父亲不愿,母亲说那是为他出去求学准备的,可他为了全村的人不挨饿说自己不去上学了,父亲放粮了,地主也感动的放粮了,全村的人得救了。看到这里我感动的流泪了。

最后,毛泽东如愿下山学习。我知道,不管他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坚定信念,他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电影结束时,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走出电影院。我想有机会让全班同学一起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二)

五一假期,老师带领我们到金马国际影城看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少年毛泽东》。

这部电影是关于一个叫石三伢的孩子的。他勤奋好学。有一次,他和朋友们捡起一个鸟蛋,让母鸡孵出一只雏鹰。他把这只小鹰培育成一只强壮的鹰。还有一次,石三伢子解了幺妹的裹脚布,老师要把这件事告诉他爸爸,在他再三恳求下,老师给他出了一道难题,他答对了就留下,打不出来就走,这道难题就是:对着池塘造诗,他一想就写出一首诗。

从前,田里有蝗灾。石三伢造了一些机器,终于把蝗虫赶走了。没多少天,又闹蝗灾了。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石三伢子跪在地上恳求爸爸开仓放粮,为了这,他放弃了出去上学,他的爸爸终于同意了,这天晚上,乡亲们都拿着借条,来到石三伢子家。

最后石三伢子背井离乡,到外地上学。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我明白人们从小就应该有伟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三)

星期五,我们班一起去看《少年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班有的尖叫,有的鼓掌,还有的都跳起了舞。

终于到星期五啦!同学们成群结队的来到“金马国际影城”等着看电影。电影就要开始了。赵星宇和陈柳谭,我的两个好兄弟,是第一个抢占中间位置的。

电影开始了。我和我的同学聚精会神地看着。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石三伢子(毛泽东的小名)因为顽皮被祭堂的主人的助手小诸葛赶了出去,他的好朋友牛伢子也跟着石三伢子出来了,最后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溜进祭拜关公关羽的房间里,却发现小诸葛在偷吃祭食,石三伢子一下明白了,原来小诸葛谎称关公把祭品拿走了,自己偷吃祭品。于是,他们将计就计,做了个假人配一只蜡烛,做了个“关公显灵”,吓得小诸葛一下跪在地上,倒头就拜,嘴里还说着“对不起,我再也不敢了,请关公赎罪,大人饶命”之类的话,可是,牛伢子一不小心碰倒了一支蜡烛,一下就被小诸葛看见了,小诸葛气的正要打他们,蜡烛却把他的衣服点着了,他在祭堂里跑呀跑,跳呀跳,把整个祭堂都给弄坏了。

最后小诸葛还不认账,非让石三伢子家赔钱,石三伢子的爸爸毛顺生因为这把石三伢子臭骂一顿。过了几天,石三伢看到幺妹的脚绑得很差,就放了幺妹的脚绑。幺妹的奶奶看到了,气的咬牙切齿。石三伢到学校时,老师生气地说:

“你又是把祭堂弄坏,又是私自把幺妹的裹脚布放了,我今天倒要看看你有什么真才实学!”石三伢子说:“你尽管出题。

”他的老师让他围绕“天池”做一首诗,不一会儿,石三伢子就做了一首诗。他还想办法赶走蝗虫,在闹饥荒的时候,把爸爸供他出去读书的粮食送了出去,最后成就了大业。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篇7】

毛泽东干事从不投机取巧.

有一天,父亲让毛泽东去地里收豆子,顺便让毛泽东的弟弟也去了.兄弟俩一块到了地里,弟弟仗着自己小,耍小聪明,就先挑了一块豆子长的稀的地方干起来,不大一会儿就收割了一大片空地.毛泽东却选了一片豆子长的密集的地方,弯下腰老老实实地收割着.

过了半晌,父亲来到地头,一眼就看到小儿子那里有一片空地,便连连称赞小儿子手脚麻利,干得快.当然也就责备当哥哥的收的慢竟然不如弟弟能干.

毛泽东并没有指望要在父亲那里得到表扬,也不急着为自己辩解,只是直了直腰,擦了擦汗水,示意父亲先看看自己收的豆子再下结论.结果,父亲当然看出了实情,顿时觉得自己说话太武断,委屈毛泽东了,于是默默点头,不再说话了.

《少年毛泽东》这本书写了毛泽东的少年时光,那时的贫穷与现代社会相比,差别太大,简直没法比.毛主席从一个小山村,从不识字到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这一切都是他辛辛苦苦自己做的,付出后得到的.我们应该学习他.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篇8】

    1893年12月26日,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上屋场,诞生了一代天之骄子,世界伟人毛泽东。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为他取名毛润之。

         毛泽东出生时,正逢清朝末年,神州大地饱受列强蹂躏,民不聊生。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从小受母亲优秀品质的熏陶,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厚而朴实的情感。穷苦农民根植于他心中,从而奠定了他的人生世界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毛泽东的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靠种田为生。父亲毛顺生过日子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他上过两年私塾,两手会打算盘。他头脑灵活,过日子会计划,还买进卖出会倒腾,能算账。所以日子渐渐好转。

       父亲承担着六口之家的生活重担,长年累月起早贪黑在田间劳作,喂猪喂牛,上山砍柴。他晚上在煤油灯下记账算账,完了还要打阵草鞋才休息。被生活所迫,长期辛苦操劳,他五十多岁就因病离世。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勤劳善良,为人慷慨厚道,菩萨心肠。看到吃不上饭的穷人就主动帮衬,为此常和丈夫发生口角。而毛泽东总是站在母亲一边和父亲辩解。他也常常和母亲一起接济穷人。母亲很溺爱儿子,丈夫打骂儿子她总是护着他。母亲待人和善,温柔贤淑,在八方四邻很受人尊敬。她对毛泽东品德人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毛泽东说:"我的母亲是一个仁慈的妇女。她是一个损己而利人的人。”他特别欣赏并崇拜自己的母亲。

受父母影响,毛泽东从六岁就随父母干农活。父亲晚上总要抽出时间手把手教他记账,打算盘。他希望家里的长子毛泽东能继承家业,把这个家好好经营下去,做大做强,光宗耀祖。可是少年毛泽东的志向不在韶山,他要走出去,寻找更为广阔而精彩的世界。

        休闲时间,他常常坐在池塘边读书思考。他想不通这个世界为什么不平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有一番作为,让穷苦人民过上好日子。1907年,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杨柳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可以看出他从小就胸怀大志,能成就一番大事。

毛泽东小时候酷爱读书。为了读书,他不知挨过父亲多少打骂。为了读书,他加倍努力干农活,节省出时间用来读书。而父亲最看不惯的就是毛泽东读书。他读书入迷了,田间地头,饭前饭后,见缝插针,走火入魔。为此父子常常发生”战争”。

有一次吃完中午饭的空隙,父亲又发现儿子不见了。脾气粗暴的他气冲冲找到毛泽东,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你中邪了?看那破书有啥用?老子的话也不听了?”毛泽东据理力争:”我担了十五担肥,干完了才读书的。”父亲不信,亲自检查后心疼儿子,不再言语,低头走开。从此不再强行干涉儿子读书。

毛泽东少年时期读过十几本历史小说。他从书中发现一个很”特别”的问题。这些书的主人公只有将帅,官吏,公子,小姐,而没有劳动人民。他说:”我将来也要写书,写农民和工匠的书。”

        停学在家劳动时,他读了《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这本书,内心无法平静。他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父母为了小家辛苦付出,操劳一生。毛泽东舍小家,顾大家,他考虑的是要让所有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父母对他的影响,铸就了毛泽东特殊的个人秉性:母亲的溺爱使他一身傲骨,充满自信。父亲的严厉使他不仅懂得反抗,还学会了自我完善的本领。父母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从他们身上他学会了勤劳善良,艰苦朴素,知恩图报,助人为乐。以后无论走到哪儿,他都以立德树人为本。从而奠定了他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远大志向。

父亲将一个破落的家庭操持成有田有地,有房有粮的富裕家庭。他执着,倔强,坚韧的性格以及具有担当的精神,对少年毛泽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道理,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放穷苦农民的道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十六岁离家求学,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誓言,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1910年秋,毛泽东怀着”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走出韶山,进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这里,他接受了维新派新思想的熏陶。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青年毛泽东追求进步思想,上下求索。他如饥似渴学习《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积极拥护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组织青年学生勤工俭学。后来在李大钊同志的引导帮助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篇9】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言。毛泽东面对当时黑暗社会,渴望治理国家,大展宏图的政治抱负。对我们来说,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共产党员,是我们青年的偶像。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湘潭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6岁开始务农。无论放牛、打柴、种菜、收割样样都行。

而我呢?我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从来不帮爸爸妈妈干活,还淘气、顽皮。想到这里,心里十分后悔。

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以后,心里有了更深的感受。我决定从此以后不再淘气了,好好学习,要勤劳一些,帮爸爸妈妈多干点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向伟人毛泽东那样,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他把受苦的人民从黑暗帝国主义手中解放出来,使劳动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而我们呢?

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环境下,更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新阳街小学六年级:张超凡

本文来源://www.ghp7.com/g/3423.html